钳工
要“精度”更要“速度”
6个小时比赛好比跑“马拉松”
与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决赛不同 , 同样在10号展厅比赛现场 , 钳工决赛却显得热火朝天 。 众多身着黄色工装的选手们在自己的工作台上 , 精心地打磨着零件 。 现场锉刀、钢锯与金属接触产生的声音此起彼伏 。
文章图片
在工业化时代 , 尽管大多数零件都可以自动化生产了 , 但是有部分零件还是需要手工打磨 , 精湛的锉磨手艺也是钳工的必备功夫 。 据了解 , 该项比赛要求选手们在6个小时内 , 通过传统的工具 , 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 “比赛主要考验着选手们的‘精度’和‘速度’ 。 ”现场裁判告诉采访人员 , 作为国内企业从业数量最多的工种 , 优秀的钳工不仅需要良好的动手能力 , 头脑的灵活也十分重要 。 正如该项比赛中 , 以往出现过选手在规定时间无法完成的情况 , 最常见的问题便在于操作工序的不科学 。 同时 , “精度”上的要求同样严格 , 选手们制作的零件 , 任意位置精度不够 , 都将会直接影响零件使用 , 导致扣分 。 “实际上 , 长达6个小时的比赛 , 体力也是选手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 就像跑马拉松一样 , 到最后体力不济时 , 选手们需要有顽强的意念来支撑完成比赛 。 ”
文章图片
作为今年最新增加的赛项 , 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决赛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 14日下午2点 , 在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比赛现场 , 金黄色的工业机器人整齐摆放 , 等待着选手们的到来 。 “现场摆放的工业机器人前期进行过调整 , 选手们需要仔细观察后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 ”该赛项裁判贾亦真告诉采访人员 , 在完成调整后 , 选手们还需要操控工业机器人完成相关操作 。 “这样的赛事设定 , 也是希望工人对于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维修 , 更重要是熟练使用 。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邓文博 摄影采访人员 周勇良 王欢
【选手|直击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新增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钳工比赛6小时拼耐力】编辑 谭王雨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移动|全国首台低温高效提取移动智能工厂落户江西
- 电磁场|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青岛)举办
- 人工智能|佳都科技:已参与全国69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
- 联通|全国千兆城市 天津榜上有名
- 陈奕帆|12岁男孩连续两年进万人编程决赛:史上最小选手 未来想学AI
- 人物|12岁男孩连续两年进万人编程决赛:史上最小选手 未来想学AI
- 建设|成都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IT|电子驾驶证全国推广 超8000万人已申领
- 人工智能|百年百城丨全国首个!这一国家级产业基地,带动千亿大产业!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