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刘烽|他们这样打造出最可靠的“神箭”!( 二 )


刘烽说:“我们不仅要对国内型号进行举一反三 , 国外型号像‘联盟号’在2018年发生过逃逸 , 我们同样开展了举一反三 。 虽然我们没有执行任务 , 但是技术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认识 。 ”
相比其他火箭 , 长二F增加了故障检测和逃逸救生系统 , 这两个独有的系统是航天员最重要的安全屏障 。 负责故障判据的设计人员 , 被大家称作团队中“最纠结的人” , 他必须尽可能将每一种故障模式都考虑到 , 使火箭既不能漏逃 , 也不能误逃 。 因此 , 国外型号出现故障发生逃逸 , 对于团队来说也是一次“防患于未然”的自检 。
不厌其烦求极致
“载人火箭就要工作细上加细 , 标准严上加严 。 ”追求极致在长二F火箭研制团队绝不是一句口号 , 是刻在每个人心中的行为准则 , 更是融入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 。
以螺栓力矩为例 , 长二F全箭有上万个螺栓 , 近10多年研制团队经过不断完善 , 到目前为止 , 除了结构受限制的一些极个别的螺栓以外 , 所有的螺栓都有量化的力矩去控制它 , 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 保证火箭在发射场的装配质量可靠 。
但这还不是结束 , 此次发射的长二F遥十三火箭 , 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枚集应急救援和发射任务于一身的火箭 , 站立时间长达5个多月 。 据刘烽介绍 , 为了确保长时间竖立状态不会对力矩造成影响 , 研制人员专门进行了试验 , 评估时间对于预紧力的影响 , 并且在遥十三火箭转入正常发射流程后 , 专门对箭上螺栓力矩进行了复测 。
再比如遥十三火箭有上千个密封部位 , 在应急救援状态设置前做过检查 , 几个月过去了 , 这些部位的密封性能会不会受到影响?研制人员都做了详细的检查确认和测试工作 , 确保没有问题 。
“只要有利于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 , 即使很麻烦很费事儿 , 我们也是在所不惜 , 穷尽所思、竭尽全力去干 。 ”容易一语道出了团队的心声 。 正是这样的极端负责与精益求精 , 构筑起了长二F火箭最为亮丽的底色 , 也造就了战无不胜的“神箭” 。 (桑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