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航天史上首枚集应急救援和发射任务于一身的火箭 , 自神舟十二号发射后 , 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就担负了应急值班任务 , 一直“仰望”着星空 , 直到把神舟十三号飞船送入太空 。
和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一起仰望天空的 , 是中国航天人 。 伴随探索浩瀚宇宙的进度加速 , 中国将通过11次密集飞行任务 , 建成独立建造、自主运营的空间站 。 其间 , 还将进行多次回收任务和在轨关键技术的验证 。
这是一项一辈子都干不完的事业 。 能休上一个完整的周末 , 成为了很多参试人员的愿望 , 但也只能是一个愿望 。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 , 每一次发射任务 , 总装操作师傅陈为都没有缺席 , 被同事们称呼为“老法师” 。 有陈为在 , 大家心里都踏实 。 20多年来 , 虽然家在上海 , 陈为却对大漠戈壁里的东风航天城更熟悉 , 回到上海反倒不习惯 。
这是一项必须心无旁骛的事业 。 瞄准轨道的数据如果偏差0.1度 , 入轨点就会偏差数百公里 , 后果无法想象 。 每一次发射 , 瞄准人员都是最后一批撤离队员 , 直到火箭进入发射倒计时15分钟 , 火箭状态已趋于稳定 , 才坐上撤离的车 。
这也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 。 2011年 ,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轴向对接 , 我国首次实现无人空间交会对接 ,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
“太空之吻”10周年之际 , 中国航天迎来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 从无人到有人、从自动到手动、从几天到6.5小时、从轴向对接到径向对接 , 在无止境的探索宇宙征途中 , 载人航天科技不断突破创新 , 却永远在路上 。
共振 , 这曾是一个世界级的航天发射难题 。 美国、法国等国家在火箭发射过程中 , 就曾经出现过持续数十秒的共振现象 。 在《太空一日》一文中 ,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也曾回忆神舟五号任务中的共振现象:“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 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 我几乎难以承受 , 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 ”
后来的任务中 , 航天员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非常舒适 , 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 ”
与中国其他卫星发射中心不同的是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戈壁深处 , 方圆数十公里没有居民点 。 选择来到这里 , 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 。
然而 , 这里是自然的荒漠 , 却是科学的殿堂 。 繁重密集的航天任务 , 也给了年轻人迅速成长的平台和机会 。 2018年 , 重庆男孩陈启蒙大学毕业选择来到这里 , 整整一个月总流鼻血 , “太干燥了 , 跟老家完全不一样 。 ”三年过去 , 陈启蒙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 先后护送云海一号02星、神舟十二号飞船和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
推荐阅读
- 作业点|空间站“神剧”|与宇宙同框,超酷!
- 马斯克|星链卫星乱窜致中国空间站紧急避险!马斯克:没阻止任何人
- 天文学|差一点就“太空事故”了!SpaceX星链卫星两度接近中国空间站,后者紧急避让
- 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再显神威
- 华为|发布八个月下跌1250元,麒麟9000+鸿蒙OS,华为高端旗舰加速退场
- 作业|神舟十三号乘组两名航天员已成功出舱 实施舱外作业将成为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工作常态
- 错误|微软确认 Win11 存在图像编辑器颜色渲染问题,预计 1 月下旬修复
- 空间站|全球拍天宫丨“中国宫”打卡菁菁校园:仰望星空 追“星”逐梦
- SpaceX|SpaceX向国际空间站运送汰渍洗涤剂 试验火星长途旅行如何洗衣服
- 空间站|高青县唐口小学“天宫课堂”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