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 , 百度相关负责人对采访人员表示 , “适老化”APP从启动到落地用了近4个月、内部共20多个部门参与 , 至今已迭代了17个版本 。
“项目组经过多轮用户调研和试验 , 累计收到用户评价63915条、反馈建议1525条 , 对老年人使用手机应用的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视觉、听觉、肢体、认知障碍等有了更多的理解 。 ”上述负责人表示 。
“适老版”走向何方?
随着“适老化改造”的推进 , 很多90/00后年轻人对简洁版的热情更为高涨 , 纷纷将App切换成“适老版”或“适老模式” 。“我一般只用到百度App的搜索功能和新闻功能 , ‘大字版’删去了一些应用 , 看上去舒服很多 。 ”一名90后用户表示 。
张毅认为 , 部分年轻人喜欢“适老版” , 主要是他们厌烦了过多的开屏广告、广告弹窗以及隐私信息索取等干扰使用体验的陋习 。 与年轻人形成共振的不是“适老版”的名字 , 而是简洁干净又能够满足需求的应用 。
例如 , “百度大字版”App减少了栏目设置 , 并且有针对性的将普通版“好看视频”换成了“听电台”音频;即使微信这样的“内嵌式”“关怀模式”下 , 更清晰的文字和更易用的按键也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和视障群体的使用感 。
但在张毅看来 , App在产品体验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 “‘适老化改造’不能流于表面 。 ”张毅指出 , 过去 , App开发者的关注重心都放在年轻人身上 , 因为他们能够带来巨大的流量红利;而现在 ,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退、中老年人群体比例、生活水平的提高 , 单单聚焦年轻人的App反而丢失了大量潜在用户 。
根据艾媒咨询调查 , 中老年网民的网络平均使用时长已经超过全国网民的平均使用时长 , 使用场景覆盖社交通讯、生活服务、健康医疗、娱乐资讯以及电商购物等方面 。 其中 , 社交通讯类App/小程序使用频次最多 , 生活服务类App/小程序则因涵盖较多刚性需求 , 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类场景 。
【模式|你的App真的换成“适老版”了吗?】“无论开发独立的App , 还是在原有模式下改造 , 都不应停留在放大字体、简化模式等初级层面 , 更要拓展至模块优化、使用指导、安装升级等更多方面 。 ”张毅表示 , 实实在在服务老年人群体 , 对用户和App运营商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做法 。
推荐阅读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于本|豆瓣 App 安卓新版本 7.20.0 测试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平板|MIUI 13推出无字模式,内测机型名单公布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
- 模式|荣耀60和iQOO Neo5S,全面对比告诉你谁更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