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入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11年后 , 叶光富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 , 但他并非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 5年前 , 在意大利撒丁岛 , 6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从探险6天6夜的洞穴中欢呼着走出 。 其中的一张中国面孔就是当时首位尚未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即公开身份的中国航天员叶光富 。 他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 , 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共同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进行的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 。
洞穴训练的目的是让人类在未来踏上其他星球时 , 具备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 叶光富在这种极端环境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意志耐受力 , 以及危机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 他作为关键项目勘探组负责人 ,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协助下完成了勘测任务 。 在探险过程中 , 叶光富敏锐地观察到有个别岩石往下滚落 , 立即招呼其他航天员撤回 , 随后的大片岩体滑坡证实了他的判断 。 整个洞穴训练过程中 , 叶光富获得了团队的信任 , 凭着10年战斗机飞行经验 , 擅长导航和领航能力的他带领团队安全顺利走出迷宫一样的洞穴 , 重见光明 。
同行人员的评价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叶光富的特点 , 有国际航天员说“让他执行这项任务 , 我非常放心” 。 任务负责人评价叶光富“为人很友好 , 总是乐于学习新的东西” 。
在担任飞行员期间 , 叶光富展露出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飞行技能 。 一次 , 他在驾驶战斗机返回过程中 , 遭遇浓雾 , 加上是逆光方向着陆 , 几乎看不见跑道 。 情况万分紧急 , 沉着的他严格按照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 , 在与指挥员的密切配合下 , 调转机头 , 逆向着陆 , 飞机不偏不倚地落在跑道上 。
与飞行员常态化的飞行任务相比 , 航天员在职业生涯中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 。 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准备飞行 , 甚至有的航天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没有实现飞天梦想 。 对于叶光富来说 , 训练过程也是一种历练 , “人生的精彩就是体现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奋斗过程中 。 这是我一直用最好的状态训练的原因吧” 。
对叶光富来说 , 第一次进入太空就是半年之久 , 内心难免忐忑 , 但更多的是踏实 ,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 力争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在地球轨道上生活和工作 。 ”他笑着说 , “当然 , 闲暇之余 , 我想透过舷窗好好看看这颗蓝色星球和祖国大地 。 ”
【王亚平|凌空飞天征寰宇——访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6日 04版)
推荐阅读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王海滨|筑梦“校园科技节”
- 王卫明|工信部谈机器人产业痛点:欠缺正向设计能力与高性能整机产品
- 技术|百度王海峰:AI大生产平台再升级 助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 技术|百度CTO王海峰:AI大生产平台再升级 助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 量子|百度CTO王海峰:AI大生产平台再升级 助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 蔡司|影像新王vivo X70 Pro+评测:想要的都有了
- 王绶|带领孩子走近科学
- 底层|小米王化透露 MIUI 13 平板电脑“MIUI+”
- 竞争力|王一鸣:东北振兴重在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