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迁移过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 苏筱芮认为 , 对用户来说可能不会有太大感知 , 因为机构通常会做好衔接工作 , 并且公众号的迁移流程目前也已十分成熟;对于银行来说则牵扯到背后的组织架构、职责划分等 , 需要重新思索与规划数字化运营的架构方案 。
孙扬则表示 , 公众号迁移 , 如果是产品品牌的更换 , 比如从个人贷款转移到企业网银 , 那会让很多粉丝取关的 。 如果公众号的迁移是在原有品牌基础上的升级 , 并有配套的强化的服务 , 粉丝的黏性是会增加的 。 公众号做“减法”的迁移 , 会让银行品牌更加聚焦 , 更加符合当前的的经营重点 。 如果是做“加法”的迁移 , 会对银行的客户裂变营销产生影响 , 要投入较多的资源才能做好裂变营销 , 如果做不好 , 很容易削弱客户黏性 。
应更加强调个性化运营
如今 , 公众号已成为银行业务触达客户的主渠道之一 , 一行多个微信公众号的情况屡见不鲜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现 , 一国有大行旗下的公众号数量已达到25个 , 涉及包括互联网金融、资产管理、私人银行、信用卡等各项业务服务 。
在苏筱芮看来 , 银行开立多个公众号主要是因为其业务组成比较丰富 , 对应到背后的公众号运营主体 , 则通常由不同业务部门来进行管理 , 理论上银行拥有的公众号数量与其用户规模、业务丰富程度等有所关联 , 不能一概而论 。
【银行|又现银行公众号缩编、迁移“加减法”背后有何取舍?】孙扬也表示 , 银行开立多个公众号是因为每一个产品都对应着一个部门 , 而每个部门都想自己控制公众号 , 经营粉丝群 。 不过 , 他认为 , 太多公众号会让银行品牌影响力分散 , 建议可以按照对私、对公或者贷款、财富管理分类 , 大银行有2-3个、小银行有1个公众号最佳 。
在部分银行迁移公众号的同时 , 此前亦有银行对旗下App进行了整合 。 在移动金融的趋势下 , 电子银行业务将如何发展?孙扬认为 , 未来电子银行业务将更加强调面向客户的个性化运营 , 这需要银行具备强大的融合营销系统 , 并打通客户数据 。 此外 , 电子银行服务将更加的场景化 , 前移到场景前端 , 融合到客户对金融服务有需求的场景中 , 比如外卖金融服务、出行金融服务等 。 他建议 , 电子银行业务功能应聚焦 , 并深化功能将其做深做透 , 能够覆盖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验 , 让客户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银行业务服务带来的便利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孟凡霞 李海颜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IT|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人物|最有深度的8个公众号,你关注了吗
- 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首届中信银行APP节全程直播
- 银行|虚拟数字人,链接元宇宙与现实
- 托管|微信云托管现已支持公众号登录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