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多姿彩,沉溺要不得
【老年人|生活多姿彩,沉溺要不得】曾几何时 , “互联网”与“数字化”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专属标签 。 如今 , 越来越多的“银发族”也变得“一网情深” , 一些老人刷手机甚至到了茶饭不思、昼夜颠倒的地步 , 不少子女为此忧心忡忡 。
应该看到 , 互联网使用门槛的降低 , 体现了数字化时代对老年人群体的接纳和包容 。 但从互联网的“局外人”到成为“网瘾老人” , 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 显然也不是人们乐见的 。
综合多方调查来看 , 老年人沉迷上网与其现实生活单调乏味、精神世界孤独空虚有密切联系 。 退休后 , 人们普遍面临工作社会角色消失、社会关系网缩小、社会参与度降低、生活丰富度和幸福感下降等问题 。 因此 , 破解老年人沉迷上网问题 , 关键在于让他们的生活精彩起来 。
现实生活中 , 老年人有的爱上了广场舞 , 有的开始了自驾游 , 有的成了网红 , 有的成了健身达人……在各个领域活跃的老年人反映出 , 如今老年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 , 更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 。 用著名艺术家赵丽蓉在小品里的话说就是:你以为我们老年人吃点好的、穿点好的 , 再找个老伴就知足了?不对 , 我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
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需要从老年人群体中挖掘 。
老年是一种资源 , 又是一个宝贵却容易受到忽视的资源 。 传统观念消极地看待老年人 , 将其作为社会资源的消耗者 , 遮蔽了老年群体的潜能和价值 。 实际上 , 老年人仍有开发潜能、追求创造、服务社会的强大动力 , 他们长时间积累的经验、智慧和技能优势对全社会都是宝贵的财富 。
从这个角度看 , 我们需要从老年群体的潜质出发 , 在充分尊重老年人意愿且其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 鼓励他们以不同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力度继续创造新的价值 。 社会能做的 , 是尽力为老年人创造老有所为的环境 , 为他们搭建继续创造人生价值的舞台 。 比如多开办一些老年大学 , 多修建一些适老化的健身场所 , 多提供一些传帮带的渠道让老人把他们的工作、生活经验传授出去 。
莫道桑榆晚 , 人间重晚晴 。 为老年群体创造有的玩、有的学、有的干的良好环境 , 比虚拟空间更有意思、更加适老的环境 ,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健康触网 , 帮助老年人拥有更丰富精彩的晚年 。 话 枚
推荐阅读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技术|无锡东亭:智慧创造生活 科技点亮未来
- 趋势|2021生活家电好物盘点:舒适、智能、健康成趋势
- 生活|2022,你为什么需要一块华为 WATCH GT3?
- 大学|教老年人“玩转”智能手机!太原一老年大学特色课程越来越火
- 智慧|高交会汇聚酷狗等音乐科技企业 展示智慧生活数字音乐新玩法
- 平台|【生活】网易云/QQ音乐/美团/抖音年度报告出炉 你最常听/刷谁?
- 生活|又有银行APP下架了 未来手机银行能干啥?
- 机器人|智能生活家电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