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双减”之后 教培从业者迁徙实录( 二 )


“公司之前有裁员 , 所以我也想等一个‘N+1’ 。 ”据阿沁透露 , “双减”政策发布后 , 公司对业务进行了调整 , 工作内容有了一些差别 , 自己还不太适应 。 而谈及跳槽 , 阿沁则表示 , 自己的工作经验都在教育行业 , 转行去其他行业并不容易 。 “唯一称得上好一点的变化是不用大规模加班了 , 今年难得过了一个正常的中秋和‘十一’ 。 ”
和阿沁不同的是 , 李铭在今年6月就离开了曾经就职的互联网教育大厂 , 并拿到了“N+1”赔偿 。 经历了两个月的求职后 , 她进入房地产领域 , 重新出发 。
“我觉得职能岗受到的波及相对小一些吧 。 ”据李铭介绍 , 她在跳槽前后都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 。 “求职的时候面试了很多家公司 , 车企、房地产企业、咨询公司 , 还有其他的在线教育公司都尝试过 , 最后综合比较 , 选了现在的公司 。 ”
“现在的公司可能在福利上稍差一点 , 跳槽涨薪也没有完全实现 , 但好在 , 我在大多数教培人求职之前找到了工作 。 ”而尽管李铭目前已经离职 , 但她偶尔仍会关注前公司的消息 。 “行业确实有发展不健康之处 。 别的不说 , 刚毕业的零经验主讲老师哪值这么多钱 , 薪资都开得太高了 。 ”
不赚快钱:
投资人的去与留
行业的冷暖 , 投资人先知 。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 , 各大资本开始逃离教育板块 , 投资人也陆续撤场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撤离的投资人中 , 不少都将目光转向了消费行业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也注意到 , 已有教育行业的前投资人转向短视频和直播行业 。
【市场资讯|“双减”之后 教培从业者迁徙实录】“差不多是从2001年开始 , 我进入远程教育行业 。 ”于梦在今年成立了一家教育行业咨询公司 , 她表示 , 开公司原本打算和朋友一起合伙 , 但朋友对教育行业的去意已决 , 最终公司由她自己在今年开办 。 “我在行业的时间算得上比较长了 , 长期关注的是‘互联网+泛教育’领域 , ”于梦表示 , K12领域从前几年就发展得极为迅猛 , 在这一火热浪潮中 , 自己也难以避免地被裹挟 。 “这个行业的发展太快了 ,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 但因为客户需求和市场走向存在 , 很难去避开 。 ”
于梦透露 , 尽管公司在今年刚刚成立 , 但目前的日常业务和工作变化不大 。 “变化可能就是帮资金找项目时 , 原来要找一些K12相关的 , 现在改成了与职业教育相关 , 也是在新领域去拓展新业务 。 ”
据“双减”政策要求 , 目前全国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 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 , 改为审批制 。 而刚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六条同样明确规定 ,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依法设立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 “非营利性”成为教培行业的关键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