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 , 这是在嫦娥五号奔月之前 , 就已经布好的“棋阵” 。
这边厢 , 嫦娥五号在月球精准“抓土” , 那边厢 , 38万公里之外的地球人实验室里 , 则在有针对性地开发能匹配月球研究课题的关键技术 。
为有朝一日能破解月球的奥秘 , 科学家们摩拳擦掌 。 《自然》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地球所研究员李献华告诉采访人员 , 自1999年开始 , 中国科学院便面向地球与行星科学 , 着手建设微区原位分析测试平台 。 技术储备就绪 , 他们开始“盼星星 , 盼月亮” 。
月球比想象中“活”得更久
2020年12月17日 , 满载月球故事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 终于在我国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 。
之后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 。 经确认 , 嫦娥五号一共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 , 这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迎来的月球样品 。 很多科学家都希望能从这些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样品中“看到月球的过去” 。
半年多之后 ,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和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牵头的科研团队 , 获得了第一批发放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中的一部分——3克月壤粉末和两个岩屑光片 。
一个装有黑色月壤粉末的玻璃小瓶 , 就这样送到了青年研究员杨蔚和同事的手上 。 要给月球测定寿命 , 他们首先要在月球样品中找出记载着月球“晚年生活”的玄武岩颗粒 。
但月壤粉末实在是太细了 , 如果处理不当 , 一打开瓶盖就会被地球上的静电效应弄得“灰飞烟灭” 。 面对这些以克为单位的样品 , 科研人员如履薄冰 。
杨蔚和几位年轻同事用隔离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 进入超净实验室 , 对月壤样品进行转移和分选 , “领导们就站在门外等着 , 大家既紧张又期待 , 我们操作一步就出来报告一下进展 。 ”杨蔚说 。
很快 , 杨蔚和同事把仅有几微米大小的玄武岩颗粒分离了出来 。 大家很兴奋:这些可是记录月球历史的“时间胶囊”啊!
到这里 , 研究才刚刚开始 。 要让玄武岩“开口讲故事” , 还要有一把能撬动玄武岩嘴巴的“钥匙” 。 这把“钥匙” , 就是李献华团队的关键利器——“离子探针超高空间分辨率定年技术” 。
李献华解释 , 科研团队改进了商用离子探针分析仪器的关键硬件 , 能够对小到3微米的颗粒进行精确分析 。 有了这样的技术储备 , 科研人员才能对“超迷你”尺寸的玄武岩关键部位进行检测 。
研究结果表明 , 嫦娥五号带回的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 , 这意味着 , 月球最“年轻”的玄武岩 , 形成于20亿年前 。 进一步说 , 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 这比科学家此前估算的“寿龄” , 还多“活”了8亿岁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