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滚动|支付机构之间的壁垒正逐渐“破冰” 谁受益最大?( 二 )
支付互联时代将至
随着支付互联互通时代的到来 , 支付机构之间打破壁垒、相互开放支付接口将成必然 。 “支付行业互联互通既是监管的要求 , 也是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必然选择 。 ”王蓬博认为 , 支付业的分割不仅会阻碍中小企业的创新和行业应有的变革 , 还会加大行业的流通成本 , 违背互联网的本意和初心 , 一定要努力促进支付行业自身变革 。
“支付互联时代将至 。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认为 , 支付宝、微信分别向银联云闪付开放支付场景 , 意味着外部支付方式开始进入这些“巨头”的生态之内 , 这有助于打破支付垄断 , 促进支付市场充分竞争 。
对于支付业互联互通的方向 , 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定调 。 范一飞强调 , 要聚焦公平竞争 , 推动平台企业有序开放支付接口 , 不能仅考虑某一家机构 , 要真正向所有支付机构开放 , 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 。
央行在2019年9月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已明确提出 , 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 , 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 , 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 , 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 , 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
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 , 支付行业互联互通全部实现 , 关键还要看支付宝、微信支付二者之间的互扫互认 。 支付宝、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只是时间问题 , 无论从监管机构的决心还是商业基础设施的运行 , 互联互通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
是机遇也是挑战
互联互通之后 , 支付行业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
王蓬博认为 , 行业格局在短期内并不会改变 。 当前 , 微信和支付宝在市场上占据“大头” , 用户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 , 再加上各自提供的其他增值服务 , 这使得互联互通后 , 两家支付机构现有的份额不会明显改变 。
在互联互通过程中 , 支付机构必然会面临不少新问题 。 王蓬博举例说 , 如微信和支付宝互联互通后 , 显然会影响到各自的流量 。 此外 , 互联互通后形成的数据归属和分润问题也待厘清 , 前者决定了产业链地位 , 后者在支付利润越来越微薄的时代决定了平台的收入上限 , 这些细节都需要支付机构之间去协商解决 。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 , 支付互联互通显然是好事 。 “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权 。 ”苏筱芮表示 , 如今 , 支付宝、微信向云闪付等开放支付场景 , 意味着巨头自有生态圈内的用户将基于自身偏好拥有更多支付选择权 , 进而倒逼各类支付主体做好支付体验、深耕用户精细化运营 。
“互联互通所带来的支付巨变既是一种机遇 , 也是一种挑战 。 ”苏筱芮说 , 对于此前凭借行业优势地位来展业的支付巨头而言 , 多年积累下来的“护城河”能否继续吸引与留存客户 , 未来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 对于各支付机构而言 , 均需重新思索在充分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 , 如何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与优质的服务来立足市场 。
推荐阅读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媒体|贵阳“融媒大脑”平台发布
- Waymo|PayPal CEO:积极在日本展开收购,开拓支付市场;网易入股虚拟数字研发商世悦星承 | 思维独角兽
- 商家|重磅!微信支付全面开放,互联互通进展神速
- 电子商务|无需扫码、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充电桩项目启动!
- 华为|广发Huawei Card正式上线,Huawei Pay支付笔笔有返现
- the|流媒体大战白热化:明年美8大媒体集团内容开支将达11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