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科学|摆脱简单叠加 交叉学科如何真正融合( 二 )
应培养良好的创新和交叉研究生态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 也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 , 这样才能让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摆脱“打散工”的焦虑 , 沉下心来安静做科研 。 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的团队中 , 有学生命科学的、有学医学的、有学计算机的 , 他自己也是多面手——程和平本科是学生物力学的 , 又在生物医学系读了第二学位 , 毕业后在无线电系任两年助教 。 这让他在研究中既能提出问题 , 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
【交叉科学|摆脱简单叠加 交叉学科如何真正融合】能将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凝聚在一起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目驱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起的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给了程和平很大的支持 。 程和平说:“我们实现了高度跨学科、跨学院的交叉 , 在大项目的驱动下 , 我们这些人很自然的走到一起 。 ”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 也需要教育 , 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配合 , 以确保有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供应 。 近年来 , 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上 , 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 以北京大学为例 , 校长郝平介绍 , 北京大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一批跨学科研究中心 , 2006年又在整合相关跨学科平台的基础上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 “15年来 , 研究院已经发展为拥有11个研究中心的交叉学科教学科研重阵” 。 如今 , 发展交叉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共识 。 郝平说:“2020年7月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 。 同年11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交叉科学部 。 同年12月 , 全国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联席会宣告成立 , 秘书处常设在北京大学 。 这些标志性事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交叉研究的高度重视 , 以及教育界、科技界在建设交叉学科上的主动作为 , 必将有力推动我国交叉学科的长远发展 。 ”
韩启德提醒 , 做学科交叉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创新和交叉的研究生态 。 他说:“交叉研究机构像生命一样 , 是具有持续动态、非均衡的生命系统 , 有内在复杂的自组织性 。 在管理上要去行政化、扁平化 , 文化至上 , 建设自由探索、包容、容错、合作的文化 。 ”
(采访人员 齐芳)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业绩|用Mac业绩说话!苹果摆脱英特尔,被市场证明是成功的一步
- 前置|小米12视频曝光 | 屏幕/相机规格官宣 华星光电 摆脱万年前置 又一全球首发
- 科研|不简单以论文为标尺 科研人员讲述基础科研“背后的故事”
- 调查|用户数量激增令连接速度下降 卫星网络也摆脱不了?
- 人物|马斯克:我的财富完全透明 我的纳税非常简单
- 最新消息|麻省理工学院在印度进行实地实验 大力推动人们摆脱贫困
- 年轻人|荐号 | 总觉得微信语音听起来不像自己,原来真相这么简单
- 观众|“数字故宫”小程序2.0正式发布:更智能、更友好、更简单、更开放
- 生活|有“研”又有“颜”!这位本科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