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人到中年,扎克伯格改名“换命”( 二 )


另一拨则认为 , Facebook近年来麻烦不断 , “改名”也许是为了“换运” , 拯救这张“脸” 。 自2018年被曝出泄漏大量用户私人信息的丑闻之后 , Facebook便“已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
近期的典型案例就是在改名消息传出来的第二天 , Facebook就迎来了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高达700万美元的诉讼罚款 , 理由是其违反了CMA在调查其收购Giphy(一家为社交媒体和消息平台提供GIF图像的公司)交易期间发出的一项命令——未能向CMA定期提供更新报告 。
这仅仅只是Facebook近年来深陷舆论和监管泥淖的冰山一角 。
监管审查力度的加大反映在Facebook股价上便是近期的持续走低——过去两个月里下跌了将近15%:
有外媒称 , Facebook更换公司名称的好处之一是 , 可以让扎克伯格从一系列的法律纷争中“金蝉脱壳” 。 或许下一次在国会议员面前作证 , 他的身份将不再是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 , 而是“Meta”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 这将使他免受为Facebook任何错误负责的烦恼 。
改名 , 未必能逆天改命 。 金蝉脱壳的做法成效几何 , 仍须持怀疑态度 。
北京郝俊波律师事务所主任郝俊波向「甲子光年」表示 , 如果仅仅是更改公司名称 , 并不会影响法人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Facebook改名 , 很有可能是出于其他非法律角度的考虑 。
另有 , 外媒也曾报道 , “一个新的名字可能会让公司焕然一新 ,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重塑品牌 。 ”除非Facebook做出一些实际行动来解决公司内部的问题 , 否则改名将毫无意义 , 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
押注元宇宙
无论改名成效几何 , Facebook坚定走元宇宙这一条道路的决心都是有目共睹的 。
扎克伯格曾说 , 当VR设备售价在200美金以内 , 销量达到1000万台一年时 , VR将迎来行业爆发的临界点 。
回望过去这几年 , Facebook在VR软硬件及底层技术上都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 比如 , Facebook在 2017年推出 AI 框架 PyTorch , 一度有赶超最受欢迎的 Tensorflow 的趋势 。 另外 , Facebook早就开始有数字货币项目 Libra 等尝试 。
而最显著的进步则是Oculus头显出货量的猛增 。 根据Facebook Q3财报所披露的信息 , 公司季度总营收为290.10亿美元 , 净利润为91.94亿美元 。 其中非广告营收达7.34亿美元 , 同比增长195% , 而这部分的增长主要得力于“Quest 2在大型购物季中强劲的销售势头” 。
据映维网基于Facebook财报的综合评估 , Oculus Quest 2在2021年会实现700万左右的销量 , 将远远超过之前历年来所有Oculus 头显的销售总和 。
随着VR设备离爆发临界点越来越近 , 扎克伯格对他所想象的未来也越发坚定 , 在AR/VR业务领域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 , 颇有一番“破釜沉舟将乃还”的气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