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坚守‘粮心’”征文展播(十三)?

(来源:东营机关事务)
失败的馒头
捡起地上的一粒米
捧在手心
她的晶莹里流动着太阳的光辉
她的芳香里蕴藏着朝露的气息
想象中,有虫嘶,有蛙鸣,还有老父亲弯腰的背影。
——题记
“扔了吧,都瘪成那样子了。”锅里刚蒸熟的馒头,嫩白、圆润、饱满,散着麦香。唯独边角上的一个,黝黑、干瘪、褶皱,看着没有食欲。
“吃了吧,应该没事。”妻子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
“谁吃?”说完就后悔了,那还用问吗?
拿起那个失败的馒头,似乎还有不轻的重量,像一块石头,无论你怎么用力,也捏不出手指印。和周围的白嫩相比,就像是白天鹅里的丑小鸭,不知道是和面时酵母不均匀,还是蒸的时候滴上了水,现在它就在我的手心里。掰开时用了点力气,里边和外边一样,都是没有发起的面疙瘩。放在鼻子上闻一闻,确实是诱人的麦香,掰一小块儿,仔细咀嚼,也没有什么怪味,就是多用一点点力气,不好吃也不难吃。
为什么要扔掉呢?
是因为馒头不值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还是因为吃不得苦,现在开始挑肥拣瘦了?想起上学的时候,馊馒头也不舍得扔啊!
上中学那会儿,需要住校,三天一回家,从家往学校里带馒头,学校负责给蒸热。一个班一网兜,下了课值日生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往食堂跑,去晚了被人提走就会饿肚子。都是清一色的卷子馒头,不能是圆的,更不能是包子或花卷,这些都是我们经过惨痛教训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刚上学的时候不知道,家庭条件好点的带菜包子,没两天就被同学吃光了,到第三天只能挨饿。后来家长想了办法,做成馒头,里边藏着糖或者馅。可是也耐不住耳聪目明鼻子尖的学生多,有时在食堂就被掰开拿走,也有时被同学拿来分吃,撑不到第三天。偶尔看到圆馒头上被插了个洞,那一准儿是“小馋猫”在侦查馒头里是否藏有猫腻。从此便只能带长卷子馒头,让人一看就知道没有藏馅,一顿吃一个,早晨吃饱了上学,周三晚上回家吃,三天带七个,正好。
冬天还好点,馒头经过三天最多干裂,夏天就不大行了,没有冰箱,教室里总是弥漫着霉菌的味道。经过一夜,馒头就会有白色的斑点,渐渐地长出菌丝,第三天直接变成黑点,掰开馒头就想起“藕断丝连”这个词。这样的馒头已经变质失去了麦香,放进嘴里难以下咽。不吃只会挨饿,也有中午不吃饭饿着肚子等着放学回家的,整个下午无精打采。
馊馒头蒸热后还是能吃的,能吃上馒头已经很是不错了。犹记得冬小麦还没成熟的时候,家里没麦子了,只能借着吃。母亲用独轮车从后邻家推回两袋子小麦,总算是没有饿着肚子。那段时间的馒头都是搀着玉米面高粱面的,纯白面馒头实在是金贵。
其实我所经历的,真不算是吃苦。听父亲说,他上学的时候,每天回家带到学校的都是地瓜干,地瓜干没得吃了,学业也就结束了。
初中的时候不知道好好学习,总是淘。父亲给我请了假,跟他一起到田里插秧。在泥泞的稻田里,走路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干活了。接近没膝的水田里,两头拉上绳子,顺着绳子插秧。两根绳子中间要插三列,每棵大约距离十厘米。弯着腰,后退着走路,左手托着巴掌大的一盘秧苗,右手大拇指和二拇指在秧苗上一捏,每次大约三五棵,往田地里一摁,就算是插好了一颗。还得注意不能插到脚印里,要不然整颗秧苗就掉到了无底洞,看不见影儿了。
父亲干活很讲究,一大块一大块的秧苗早已经均匀分散在田地里,等到这块插完了,一伸手,正好另一块在手底下等着。父亲插秧是有节奏的,一捏一送一摁,随带“啪”的打水声,一颗秧苗已经到位。啪啪啪,啪啪啪,一列二列三列,整整齐齐。只听打水声,就能听出我和父亲干活的差距。我的打水声是断开的,父亲插秧的打水声就像是钢琴弹奏的乐曲,富有节奏,仔细听,那应该是劳动的最美的音乐。父亲插秧富有美感,用他的话说,地种不好让人笑话。插一段秧苗,伸直腰,抬头看,歪歪扭扭的一定是我的。笔直整齐的一定是父亲的,如果不是后来到稻田里拔草,我一直不明白:只要把秧苗插上就好,管它是不是歪斜?
稻田里的野草和稻苗长得一个样。我听父亲说过,野草叶子中间的脉是浅白色的,叶子和茎连接的外侧有毛,而水稻没有。父亲插秧插地笔直,不在直线上的多数是野草。而我插秧插地歪斜,是不是野草得一点点分辨。一直分不清,只有等到秋天秀穗,才能发现,这个时候野草已经是快成熟,抢夺了田里的营养。
春耕夏耘秋收,谁也不想在自家田里播种野草,而春天播种时的不在乎,夏天除草时的不仔细,也许,到了秋天,你收获的只能是野草。看到野草,我瞬间长大了。
父亲弯腰插禾的画面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啪啪啪”的打水声时常在我耳畔响起。有时吃饭,孩子问:“爸爸,大米饭真好吃,是爷爷用糖种的吗?”我很肯定地告诉他:“是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一粒麦,从成长到收获,从加工到餐桌,可不就是人们用汗水浇灌,用爱心呵护,用真情付出,用“糖”种出来的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践行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失败的馒头,那也是馒头啊!

坚守|“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坚守‘粮心’”征文展播(十三)?
文章插图
周铭训
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教师
【 坚守|“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坚守‘粮心’”征文展播(十三)?】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