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新“现身”两颗小行星表面85%是贵金属
【地球|新“现身”两颗小行星表面85%是贵金属】据美国《福布斯》网站近日报道 , 科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于夏威夷的红外望远镜设施 , 发现了两颗富含金属的近地小行星(NEA)1986 DA和2016 ED 。 他们的分析指出 , 这两颗行星表面的金属含量超过85% , 其中一颗铁、镍和钴的储量超过地球上这些金属的储量 。 该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行星科学杂志》 。
“16 普赛克”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富含金属的天体 , 距地球约3.7亿公里 , 宽约226公里 , 可能由铁和镍组成 。 1986 DA和2016 ED跟“16 普赛克”一样 , 是天体在形成行星过程中留下的内核 , 但这两者的宽度仅几公里 , 不过 , 至关重要的是 , 它们比“16 普赛克”离地球更近 , 所以是更好的太空采矿目的地 。
最新研究主要作者、亚利桑那州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胡安·桑切斯说:“我们的分析表明 , 这两个近地天体的表面都含有85%的金属 , 如铁和镍以及15%的硅酸盐物质 。 而且 ,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 1986 DA上铁、镍和钴等金属的储量可能超过这些金属在地球上的储量 。 ”
“16 普赛克”目前在太空采矿领域正“当红” 。 NASA计划2022年发射“普赛克”探测器 , 前往“16 普赛克”这颗金属小行星 , 绕其轨道运行并记录相关情况 。 据悉 , 探测器将于2026年抵达目的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 采访人员刘霞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于本|豆瓣 App 安卓新版本 7.20.0 测试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bleu|字节跳动火山翻译上新 38 个稀有语种,翻译能力再升级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