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财联社时评:特斯拉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启示


采访人员/梁秀峰
继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和脸书之后 , 特斯拉成为美国股市历史上又一只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股票 。 10月25日 , 特斯拉股价大涨12.66% , 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 总市值达到10292亿美元 。 从上市到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 , 特斯拉只用了11年 , 上升速度之快仅次Facebook 。
由此 , 特斯拉也成了全球首家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汽车企业 。 目前 , 特斯拉的市值依旧远远领先于大众、丰田等一众传统车企 。 但与前两年最大的不同是 , 这一次市场对特斯拉市值的质疑之声明显少了许多 , 已经不太有声音质疑为什么特斯拉的市值可以远超传统车企 。 在全球追求碳中和背景下 , 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快速下降 , 已经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开始“追歼”燃油车 。
【财联社|财联社时评:特斯拉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启示】乔布斯率领下的苹果公司 , 以充满酷炫科技感的苹果手机 , 直接颠覆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 , 最终将手机市场带入智能时代 。 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运动中 , 特斯拉之所以成为领导者 , 同样是凭借酷炫的科技感 , 在电池性能和自动驾驶两个方面傲视群雄 , 进而才领导了时代潮流 。 因此 , 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 , 只有在电池性能、自动驾驶两个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 才有机会真正挑战特斯拉 。
但中国市场的特点是其巨大的需求空间 。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 整车制造企业某种程度上需要迁就市场需求 , 其发展路径与一开始就与传统产品分道扬镳的苹果、特斯拉等或许不一定完全相同 。 不过受益于特斯拉所开创的动力电池赛道 , 宁德时代等公司开始在全球产业链上崭露头角 , 这可能是这一轮产业更替中 , 中国企业受益最大的领域 。
在整车制造上 , 我们未来的空间不一定小 。 目前来看 , 比亚迪、“蔚小理”在科技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步 , 但还处在追赶的位置 , 暂时无法向特斯拉这样引领全球潮流 。 但考虑到智能手机产业的成功在先 , 只要各家公司持续地增加科研投入 , 寻找可能的技术突破方向 , 凭借中国的市场深度 , 未来实现赶超甚至反超并不是不可能的 。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 , 特斯拉的成功除了技术极客的创新思维在主导之外 , 对创业者得天独厚的融资环境也功不可没 。 特斯拉从初创到上市 , 到最终市值突破千亿、万亿多个关口 , 都可以看到市场对新公司、新模式的追逐与热捧 。 任何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 , 在步入成熟期之前都有可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 一个有深度的资本市场才能有效服务这样风险和收益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项目 , 尽管从技术指标上来看 , 付出的代价或许是一定程度的“估值泡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