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我国IPv6正处于爆发初期( 二 )


从2019年建行开始推进IPv6改造 , 到了2020年 , 建行基础设施和核心网2.0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通过两个建设工程 , 建行实现了四件事:一是无感接入 , 为全行提供无线连接 , 实现建行范围内的“万物互联” , 建行打造了一套基于IPv6、连接37个数据中心、14家子公司的广域网络;二是业务快速拓展 , 用一张网络提供所有的业务 , 同时做成不同的分片的虚拟网络 , 能够按照业务需求连接总行和支行网点;三是网络服务化 , 能够为用户灵活提供与服务需求相匹配的网络服务;四是实现意图驱动 , 对用户的意图进行精准翻译 , 为业务部署提供快速接入 。
目前 , 建行完成了90多套互联网系统的IPv6改造 , 在人民银行系统也处于领先 , 这使建行在银行业IPv6标准制定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 目前正在牵头制定广域网的IPv6数据标准 。
IPv6流量是应用渗透的重要指标
与目前移动网络中22.87%的流量相比 , IPv6在固网中的流量仅占5.2% 。流量反映了IPv6的应用水平 , 这也是IPv6这盘大棋的棋眼所在 。未来5年 , 我国的IPv6流量增长目标是:2023年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50% , 2025年达到70%;2023年固定网络IPv6的流量占比达到15% , 2025年达到20% 。
从通路到通车 , 如何让更多的车跑在IPv6的路上 , 把流量搞上去?网络、用户、应用 , 是三个关键因素 。
从IPv6网络来看 , 目前三大运营商利用双栈技术已经实现全网支持IPv6 , 下一步就是在IPv6网络上挖掘由新的IP地址协议带来的创新空间 , 以技术创新优势驱动新增网络纯IPv6化 , 而且IPv6单栈的建设将成为未来网络建设的主流 , 这意味着新建的网络逐渐不再支持IPv4 , 从2025年到2030年 , 将完成向IPv6单栈的演进过渡 , 届时 , 我国将是全IPv6的网络 。
从用户看 , 截至2021年8月底 , IPv6的活跃用户是5.51亿 , 占网民总量的一半以上 。未来的目标是2023年达到7亿 , 2025年达到8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2023年达到2亿 , 2025年达到4亿 。目前全国IPv6终端活跃连接数已达到15.1亿 , 移动终端占主流 。短板存在于固定网络中 , 家庭无线路由器IPv6支持率需要大幅提升 , 目标是2023年实现30%的支持率 , 到2025年实现50%的支持率 。
从应用看 , 目前政府网站(国家级与省级)对IPv6的支持率已经达到80% , 云计算、CDN企业对IPv6的支持率较高 , 而商业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对IPv6的支持率水平差距较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