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 ,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历经6个多月 , 跨越4.65亿公里成功抵达火星 。 “天问一号”的主要科学任务包括调查火星表面环境进而理解火星大气的演化过程 。 在我国“天问一号”成功发射之前 , 国际火星卫星探测任务主要由美国、前苏联和欧洲的大型航空航天机构主导 。
它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 在约40亿年前 , 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湖泊与海洋 , 但是今天的火星表面却无比干涸 , 其表面形貌特征与我国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雅丹等风蚀地貌类似 。 为什么地球的表面仍然存在着海洋而火星的湖泊却不见了呢?地球的未来可能像如今的火星一样干涸吗?这些有关“火星表面液态水的去向”问题成为科学家关注的重中之重 。
图1:火星、地球冲积扇卫星照片对比图
Credit:NASA(左) , ESA(右)
如果把火星与地球对比 , 可以发现不少差异 , 其中 , 由两点区别尤其引人瞩目:
火星质量更小、重力仅为地球的0.38;
火星缺乏内禀磁场 , 不像地球的地磁场能够延伸至地表50,000公里以上的高空 。
引力更小 , 意味着火星表面的水、干冰通过蒸发、升华进入火星大气后 , 更容易扩散至高空、被太阳辐射电离 , 分解成H、O、CO、CO等带电粒子;而火星又缺乏类似地球的“全球地磁场” , 这些高空中的带电粒子在火星向阳面400至600公里的高度即可进入太阳风、被太阳风电场加速 , 最终逃逸损失至行星际空间 。 这一过程 , 称为“离子逃逸” , 是导致火星表面水成分和大气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 也是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Mars Express , 200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Mars Atmospheric and Volatile EvolutioN , MAVEN , 2013年)任务的主要科学目标 。
图2:MAVEN逃逸离子观测结果
Credit:NASA
驱动离子逃逸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和太阳风 。 当太阳风条件增强时 , 火星磁层的离子逃逸速率也会成倍上升:譬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魏勇研究员201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 , 当太阳风动压增强2至4倍时 , 火星全球离子逃逸速率升高一个量级 。 此外 , 当太阳活动水平较强时 , 经常伴随高强度的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使火星处的太阳辐射、太阳风动压大幅增强 。 但是 , 不论是Mars Express还是MAVEN都是单颗卫星环绕火星开展就位测量、其卫星的轨道周期长达4~6个小时 , 时长远远高于火星磁层中的离子逃逸现象对太阳爆发事件的响应时间 。
推荐阅读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bleu|字节跳动火山翻译上新 38 个稀有语种,翻译能力再升级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平板|消息称 vivo 平板明年上半年推出:骁龙 870,四边等宽全面屏设计
- Tencent|原生微信上架优麒麟软件商店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