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在第二届工业文化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 , 多位专家就发展工业文化提出建议 。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 工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 很多人可能对工业文化了解不深 。 聚焦工业文化建言献策 , 有助于普及工业文化概念、正视工业文化发展短板、聚集各方力量、增强工业软实力 。
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萌发、积淀和升华 , 是围绕工业生产和消费所形成的文化形态 , 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 , 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 对推动工业发展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 。
世界主要工业强国均拥有成熟的工业文化 , 德国的工匠精神、美国的创新文化、日本的敬业态度 , 均是各自国家工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 我国历来重视培育工业文化 , 2016年出台《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 提出了传承和培育中国特色工业精神、提高全民工业文化素养等一系列目标 。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 , 伴随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历程 , 我国工业文化在一穷二白中起步 , 孕育出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先进工业文化典型 , 涌现了一大批彰显工业文化力量的优秀企业 , 留下一大批承载工业文化的物质财富 , 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的工业精神谱系 , 为工业发展提供巨大精神动力 。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 。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要建成世界制造强国 , 工业文化需要同步跟进 。 从目前看 , 我国工业文化发展与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不匹配 , 对外没有打出应有的国际影响力 , 对内还不能深入人心 。 在我国的56项世界遗产中 , 没有一项工业遗产 。 工业设计、品牌文化、工业体验文化和工业传播文化发展较滞后 ,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较低 , 工业文化普及率、覆盖面不够 。
【特色|培育工业大国的工业文化】构建与工业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工业文化 , 应打造由工业博物馆、工业主题公园、工业旅游线路、工业文化影视作品等组成的多层次工业文化体验网络 , 建设面向国内外的工业文化传播平台 。 当前应重点构建分级分类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和分行业分区域的工业博物馆体系 , 推出一批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路线 。 (王胜强 来源: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彰显交通特色 突出担当作为——南安市交通运输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 大学|教老年人“玩转”智能手机!太原一老年大学特色课程越来越火
- 保障|《“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印发 提升原材料工业保障引领制造业能力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机器人|中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 高素质|徐州工业职院:以赛促教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 技术|徐州工业职院:以赛促教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 体系|为何要推进智能制造?工信部:对实现新型工业化有重要作用
- 国际|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