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立初期 , 7人创业团队根据各自的特长分担不同职务 , 其中 , 高建文任职总经理 , 负责统筹运营;而张兆彪则肩负智能装备部经理的重责 , 主攻机器人集成和智能装备开发等工作 , 是公司科技含量的担当 。
“创业的理想虽然很丰满 , 但现实往往很骨感” , 对于这句话 , 总经理高建文是深有体会 。 因为在公司初创之际 , 由于财务资金紧张 , 大家只能在南方中集工厂车间内租了一角儿地作为公司办公地点和生产车间;而所谓的办公场所和会议室 , 则直接是从南方中集处借了两个20尺旧集装箱拼装改造而成;至于座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 更是从南方中集租借来的闲置物资 。
“恶劣的工作环境并未浇灭我们的创业激情 , 反而激发了大家的斗志” ,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总经理高建文一边展示当年在集装箱办公的照片 , 一边说:“那时候 , 团队成员都是身兼数职 , 最典型的要算陈聚运 , 他一个人兼任了财务、行政、人力资源、采购等多项职责 , 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 。 在项目工期紧张时大家全员协作 , 经常是办公工作完成后立即转身又都投入到现场工作 , 接电柜、拧螺丝、机械安装 , 有时甚至装车发货至凌晨 , 总经理及团队成员都身体力行地参与 , 这一切都只为了保障每一个项目的按时交付” 。
高建文口中的陈聚运亦是7人创业团队的一员 , 现在是瑞集科技的运营总监 。 当谈及当初在集装箱办公的日子 , 陈聚运对采访人员表示 , 创业的第一步确实有点艰辛 , 但 “创业第一年(即2017年)瑞集便取得了400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 , 第二年更是直接突破了亿元关口达到1.05亿元佳绩 。 期间员工规模急剧增加(2018年底超过了50人) , 我们也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场所 , 终于不用再在集装箱里面办公了” , 陈聚运说 。
机会:口罩生产机项目一举多得
在拥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场所后 , 瑞集科技的发展似乎十分顺利:2019年公司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 并在上海开设了子公司(上海瑞集) , 员工规模增加至80多人 , 而当年销售额更一举达到1.5亿元 , 较2018年增长了40%多 。
就在公司全体上下憧憬2020年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之时 ,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横扫全球 , 并使各国经济受挫 。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加紧 , 2020年上半年国内制造业一度陷入停摆状态 , 导致瑞集科技的工程项目接连暂停 , 而外部订单的导入更是全面受阻 , 公司现金流日趋紧张 , 运营逐步陷入困境 。
这个时候 , 要么坐以待毙 , 要么积极求变寻找生机 , 年轻的瑞集管理团队选择了后者 。 在察觉口罩变成防疫必需品而开始紧俏短缺之际 , 总经理高建文敏锐地意识到口罩机市场必将爆发 , 并结合瑞集科技在非标装备设计能力上的积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上的优势 , 于是当即提出“投入口罩机研发生产销售”的建议 。 这一建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管理团队的一致认可 , 公司迅速成立“口罩机项目组”;而作为公司科技含量的担当 , 张兆彪义无反顾的肩负起“统筹口罩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的重任 。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耳机|饿了么内测“智能头盔”,外卖小哥送餐能更安全吗?
- 凝胶|高交会刮起 “专精特新”风 “小巨人”撑起大视野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真皮|小米 Watch S1 商务智能手表今日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