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刚刚出炉 。
2020年度上海共有48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7.45%(2019年为16.88%) , 连续5年获奖比例超过15% 。
今天(3日)上午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 , 科技部审核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 。 其中 ,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 , 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 , 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 , 一等奖18项 , 二等奖137项 。 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
科创策源能力提升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心主任段晓阳对第一财经表示 , 在全国提名数量日益增多、授奖数量日趋减少的大背景下 , 上海获奖总数、“三大奖”各自获奖数量占全国总授奖数量的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 上海首次同时牵头获得“三大奖”高等级奖项 。
具体来看 , 2020年度 , 上海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上 , 牵头获得4项一等奖 , 占全国的17.39% , 同时上海科研团队作为核心参与单位 , 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专用项目 , 全国共2项)、一等奖3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 , 这是2000年以来 , 上海牵头获得国家一等奖数量最多的一年 , 也是上海首次同时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高等级奖项 。
其中 , 国家自然科学奖方面 , 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主持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摘得一等奖(全国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方面 , 上海团队牵头完成的专用项目获得一等奖(全国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方面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的一等奖(全国18项) 。
文章图片
赵东元团队做实验 。 供图:复旦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是18年来 , 上海再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该奖项也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 旨在奖励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 , 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 , 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中国公民 。 2000年至2019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仅授予13项成果 , 且有九年出现空缺 。
推荐阅读
- 公司|爱因斯坦父亲设计的水电站 时隔126年将重启
- 网络|爱因斯坦父亲设计的水电站 时隔126年将重启
- 导论|时隔五年,普林斯顿大学经典书《在线凸优化导论》第二版发表
- 科学技术信息|去年我国产出卓越科技论文46万余篇
- Apple|时隔俩月 苹果仍未修复iPhone 13缺失的通话降噪功能
- 功能|时隔6年!iPhone 14曝光:苹果终于要把这功能带回了
- 科学技术|国际论文被引次数,中国在这四个领域排名世界第一
- 未来|汾酒荣获2020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两项殊荣
- 绝缘|哈理工迟庆国教授科研团队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空间|解决世界性难题!深大陈湘生院士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