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深度揭秘:苹果AirPods的作业 为什么国内TWS厂商抄不来?( 四 )
“这是因为国内 TWS 耳机除极少高端产品外,其电路板均采用 PCB 硬板,苹果采用的是软硬结合板,PCB 硬板相较于软硬结合板而言,更具价格优势 。”另一位业内人士向雷锋网解释道 。
基于同样的原因,当苹果在使用 SiP 封装方式时,其他 TWS 耳机无一家跟进 。一业内人士告诉雷锋网,SiP 工艺发展至今已经成熟,并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其实目前有很多厂商正在推进 SiP 工艺,尤其是一些较大的 ODM 厂商,希望能够做出一些 SiP 标品,卖给品牌方 。
对于是否采用 SiP 封装,品牌方们依然持观望态度,成本是最主要的顾虑 。
“SiP 工艺成本较高,前期需要较大的投入,后期需要较大的出货量才能保持盈利 。即便是在前期付出如此大的成本代价,后期也不一定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大家心里都在打鼓 。”李浩乾说 。
当然,除了 SiP 工艺,国内 TWS 阵营也不是没有进步 。
比如说,随着国内 TWS 耳机供应链的成熟和完善,不少 TWS 耳机的核心零部件、算法及解决方案都实现了国产替代,以 TWS 耳机中最核心的元器件主控芯片为例,近一两年不少 ANC 功能主控芯片陆续供应出货,华米 OV 等手机厂商在性价比方面拥有更多选择 。
文章图片
不过哲凯认为,旗舰产品就是做一个让买不起的用户嫌贵、买得起的用户觉得好用的产品 。“对真正有需求的用户来说,性价比其实是一种侮辱 。”
他表示,“虽然企业为了活下去,追逐利润无可厚非,但个人认为大家还是把性价比看得太重要了,我认为我们还是需要做一些不考虑性价比,但体验上不输苹果的产品 。华为在这方面比较积极,其他手机厂颇有搞噱头之嫌 。”
雷锋网了解到,华为 FreeBus Pro 耳机采用了不同于 AirPods Pro 的压感触控方案,甚至实现了通过在耳机柄上下滑动调节耳机音量大小的功能,而采用电容式压感方案的 AirPods 就无法实现这一功能 。
另外,自研程度是另一个评判 TWS 厂商做大可穿戴设备生态决心的重要维度——表面上打得火热的华米 OV,实则在 TWS 解决方案的自研程度上远不如苹果 。
一位 TWS 耳机终端业内人士向雷锋网透露,OPPO 拥有最多的 TWS 自研解决方案,vivo 几乎全是 ODM 方案,华为旗舰级 TWS 产品自研,在小米出货的 TWS 产品中,其中大约 90% 的出货量都是采用 ODM 解决方案 。
本质上,还是战略和投入优先级的问题 。
4
AirPods 稳坐高端,但很难
再一家独大了
尽管如此,在 TWS 市场,苹果在以往的巨大优势,也在被不断侵蚀 。
根据相关数据,今年第二季度 AirPods 的出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其在 TWS 市占率也首次低于 30% 。
推荐阅读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
- Apple|新专利显示 苹果计划用光学传感器取代手表的数码表冠
- 人物|最有深度的8个公众号,你关注了吗
- Apple|苹果放弃英特尔的决定在今年得到了回报
- Apple|韩国要求苹果和Google删除"玩游戏赚钱"的游戏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