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海底捞关300店求生,都是扩张惹的祸?( 二 )
在今年8月的一次餐饮投资人内部论坛上 , 有投资人告诉虎嗅 , 他们2021年投资连锁餐饮时 , 对“是否能驾驭100~200家门店”非常看重 。 这位投资人直言:能够管好10家门店的创业者 , 往往无法管理好100家店 , 但是对资本而言覆盖率过低的品牌又不具备投资价值 。
隐藏在海底捞这场扩张潮背后的其实正是这样一张问卷:海底捞到底能否驾驭千店?
有业内人士告诉虎嗅 , 海底捞本身的运维能力不难驾驭千店 , 但是迅速拓展海量新店 , 意味着品牌的消化周期被严重压缩 。 “你的人才储备、流程熟悉度都会因为急速扩张而被迅速稀释 , 就好比再强大的拳手也不可能连续5天参加顶级比赛 。 ”
但海底捞并未停下脚步去消化 。 2021年 , 海底捞继续扩张 , 在6个月的时间里海底捞净新增门店数依然达到299家 。
隐患已然出现 。
在2020年高速扩张阶段内 , 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已经开始下滑 。 在2019年 , 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可以维持在4.8次/天 , 随着门店量激增 , 在2020年这一数据下滑到了3.5次/天 。 对于连锁餐饮而言如果平均翻台率发生了1次/天甚至更高的下降 , 意味着发展态势出现了明显问题 。 通过海底捞财报 , 不难看出2020年业绩的低迷 , 虽然营收同比增长 , 但海底捞的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6.8% 。
“苦果只能由我们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 ”在公开信中 , 海底捞团队如此表示 。
这是一场典型的扩张失调综合症:来自海底捞的信息显示 , 从2020年至今 , 部分选址点位出现了问题 , 在急速扩张状态下 , 对于“点位”的评估和抉择出现失误;与此同时 , 伴随急速扩张 , 海底捞现有的人才梯队培养速度和点位覆盖扩张速度之间是失调的 , 这意味着当新店建成后 , 海底捞能够协调匹配的优质人才有限 。
早在今年9月 , 就有火锅行业研究者对虎嗅表示 , 2020年以来的急速扩张 , 对“海底捞”过往的某些“根基性策略、模式”都形成了挑战 。 “连锁餐饮是一门持续和人性做斗争的生意 , 当一味追求大、快时 , 一些源自人性底层的挑战、隐患会被无形中放大 。 ”
这位人士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 , 海底捞的问题出现在“人”的环节 。 “选址、服务甚至供应链最终的执行者都是人 。 而海底捞的模式 , 对于门店店长及核心骨干员工的依赖度极高 , 你可以在短期内建成五六百家新店、让供应链覆盖这些终端 , 但你很难在几个月时间里培养出一批真正达标的人才 。 ”
从资本市场上 , 不难看出海底捞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刻 。 截至11月5日 , 海底捞收盘报价21.05港元 , 总市值为1149亿港元 , 距离年内市值最高点跌幅已经超过70% 。 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 , 海底捞市值蒸发3500亿港元左右 。
推荐阅读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于本|豆瓣 App 安卓新版本 7.20.0 测试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
- Tencent|继百度网盘后腾讯微云也已解除限速 不用单独下载App
- Apple|新专利显示 苹果计划用光学传感器取代手表的数码表冠
- Apple|苹果放弃英特尔的决定在今年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