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建筑隔震支座构造适用范围

应用橡胶隔震技术比传统的抗震技术更加安全、可靠、经济 。 传统的抗震技术主要特点是“抗” , 建筑的基础和地基牢固地联结在一起 , 由于地震震动的发生 , 引起上部结构运动 , 当超过材料的承载力时就会使建筑物的装修、内部设备受到很大的破坏;隔震技术通过各镇曾发挥“隔”的作用 , 使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 , 隔震层刚度小 , 可有效减少地震反应70-90% , 相当于降低地震烈度1-2度 , 并且节省工程造价5-20% , 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线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普通房屋建筑 , 除新建工程外 , 还广泛应用于旧建筑物的改良加固 , 被认为是抗震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
建筑隔震支座是世界上应用广泛 , 技术成熟的隔震装置 。 它通过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放置隔振装置 , 形成隔震层 , 把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脱离 , 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 , 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结构传输 , 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 不影响室内设备的正常运转 。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构造
【结构|建筑隔震支座构造适用范围】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它材料交替重叠组合而成 。 对应不同建筑、桥梁的要求隔震橡胶支座可以有不同的叠层结构、制造工艺和配方设计 , 以满足所需要的垂直刚度、侧向变形、阻尼、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 并保证具有不少于60年的使用寿命 。 同时 , 应用于工程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 。

结构|建筑隔震支座构造适用范围
文章图片

隔振支座
适用范围
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泛 , 对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来说 , 通过采用隔震技术 , 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 , 在地震灾害发生时 , 可有效地发挥其“生命线”功效(如医院 , 消防指挥中心) , 保证其正常工作;将隔震技术用于放置贵重设备、仪器、产品的车间、仓库 , 可避免设备、产品遭受破坏;用于桥梁 , 可防止由地震灾害引起交通中断;用于博物馆 , 可使那些无价珍宝免遭震灾;用于核电站 , 不致因地震引起核泄漏;用于那些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的加固修复 , 可更有效地保持建筑的原有风貌 。
隔震支座设计
在框架结构每根柱下布置一个隔震支座 , 对应长期设计荷载小的柱布置弹性滑板支座 , 因剪力墙在大震时会出现拉应力 , 故剪力墙下布置橡胶支座 , 隔震层最大变形由橡胶隔震支座确定 , 铅芯支座主要布置在隔震层外围以增加隔震结构抗扭性能 。 结构的偏心率可通过合理布置铅芯支座位置得到控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