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破译催化密码 让化学反应更精准( 三 )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技术优异的反应性能 , 也让研究团队动了产业化的心思 。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时任所长张涛的推动下 , 团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现任所长刘中民带领的应用开发研究团队通力合作 , 很快完成了实验室验证 。
研究团队进一步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 , 基于该项创新成果 , 建设了世界上首套千吨级规模的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工业试验装置 , 并于2020年完成工业全流程试验 , 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
“纳米限域催化概念及其产业化应用开发是多个研究团队、上百位研究人员团结协作的结果 , 任何一环出现短板或松懈都无法达到今天的效果 。 ”包信和说 。
业界认为 , 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 理论上 , 通过调变氧化物和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等 , 就有可能实现最终产品的调控 , 届时有望提高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利用效率 。
20多年来 , 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硕果累累 , 先后有40余位博士后、120多位博士研究生、10多位硕士研究生在这里完成学业 , 奔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工作 。 多人已成长为催化领域的优秀人才 , 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
“在纳米限域催化这条研究道路上 , 团队已经坐了20多年的‘冷板凳’ 。 但只要方向对 , 就不怕路途遥远;只要坚持 , 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热 。 ”包信和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