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游戏里战争场面丰富的《沙丘》,为什么到电影里成了“古惑仔对砍”?( 五 )



即便Sting“卖肉”也没能挽救影片的票房 , 他本人十分后悔出演让自己沦为笑柄的《沙丘》 , 拒绝了游戏继续使用他的照片 , 肖像绘只好稍作改动
当然 , Cryo对于大卫·林奇的设计也并非照盘全收 。 他们显然不太满意原作中标志性的“扑翼机”在电影里变成了不起眼的小飞船 , 转而在自己的游戏里精心呈现了这种形似蜻蜓的飞行装置 。

银翼杀手|游戏里战争场面丰富的《沙丘》,为什么到电影里成了“古惑仔对砍”?
文章图片

原作中描述的“扑翼机”形态更接近于鸟 , 但Cryo构思的造型则更像昆虫 , 这一设计也被后来的作品所沿袭
但要论别出心裁 , 还是得数这款游戏的玩法 。
时至今日 , 我们也很难简单定义Cryo的《沙丘》究竟属于哪种游戏类型 , Cryo动用了他们所能实现的各种形式来表现他们心目中的《沙丘》 , 它融合了传统的文字冒险、地图与对话解谜、类似《文明》的“4X”策略玩法 , 甚至还有第一人称的地图探索……

银翼杀手|游戏里战争场面丰富的《沙丘》,为什么到电影里成了“古惑仔对砍”?
文章图片

游戏后期玩家可以像原作里的保罗那样 , 驾驭沙虫驰骋沙漠
制作组尽了一切努力将玩家带入那个瑰丽壮阔的世界 , 体验风起云涌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 任谁都能直观地感受到 , 这个游戏专为《沙丘》而生 。
Cryo用一个名为“Exxos”的标签来定义自家的游戏 , 这个词代表的并非游戏玩法 , 而是意指一个“机器中的神” , 开发者只是代这位神来完成游戏作品进而传达神谕 。 这套神神叨叨的说辞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他们为何如此执着于《沙丘》 。
很显然 , 这个名为“Exxos”的游戏类型最终没能流传下来 , 但在当时 , Cryo的《沙丘》还是打破了电影的票房魔咒 , 在美国市场的首周销量就超过2万份 , 算是颇为耀眼的成绩 。
但就像是最初的主角保罗在《沙丘》的后续小说中逐渐远离了舞台中心 , Cryo的领先也没能保持太久 。
5
维珍互娱当初之所以否定了Cyro的方案 ,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比起Cryo那个玩法朦胧的概念游戏 , 他们已经明确了想要的是怎样的《沙丘》改编作——一个以资源争夺为核心的即时制策略游戏 , 玩家可以在其中占领设施、生产单位直至消灭对手 。

银翼杀手|游戏里战争场面丰富的《沙丘》,为什么到电影里成了“古惑仔对砍”?
文章图片

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当时世嘉的一款游戏《雷霆计划》(ヘルツォーク ツヴァイ)
维珍也知晓谁能来完成这个作品 , 那就是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西木工作室 。 在取消和Cyro合作的同时 , 他们找到了西木 , 将这个委托交付给后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