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alk君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你今天使用了多久手机?”
每个人手机上都有一个【屏幕使用时间统计】的功能 , 你是否留意过?在设置的功能菜单 , 你现在可以打开看看 , 自己究竟在这方小小的屏幕上花了多长时间 。
自从手机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 人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 每个人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 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 , 大量人的时间都被手机上的各种app及推送抢走了 。
据2019年的全球手机用户数据调查显示 , 超过80%的用户每天使用手机7小时以上 , 用户的平均操作次数 , 包括敲击和滑屏 , 是每天平均2617次 。
不知不觉间 , 手机就“偷走”了我们近1/3 的人生 。
手机的成瘾性已经成为了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 , 无论是在哪里 , 都能看见无数的“低头族”手里捧着一个小小的屏幕 , 像是盯着一件艺术品一样沉思 , 有时却又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笑 。
今天talk君想跟大家分享来自“App Store10周年专场”的视频 , 一起探讨如何防止手机沉迷 , 保护数字健康 。
戴彬 , App Annie大中华区负责人
林燕 , 熊猫博士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魏布斯 , 原创科技视频作者
何宗丞 , 爱范儿主编
徐子瞻 , tap4fun CEO及联合创始人
何宗丞:我们一直在讲App 改变世界 , 但是现在硅谷其实有一个蛮热的话题 , 叫Digital wellbeing, 就是数字健康 。 它其实把这个话题聚焦在我们在人机的一些关系上的一个探讨 。
其实现在不管是ios , 还是安卓的 , 都已经在最新的系统里增加了一个叫手机防沉迷的一个功能 。 那其实这个东西其实有人会把它称为叫“数字时代的虎门硝烟” ,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
其实上周我在一个餐厅等位吃饭的时候 , 发现旁边有位姑娘刷抖音 , 刷了半个小时 , 那我觉得这个可能已经是常态 , 你们也见怪不怪了 。 手机操作系统里增加这些功能 , 当然有些人会认为 , 是虎门硝烟 , 是数字海洛因 , 是一种规避 。
但有些人也认为 , 它可能像是一种就好比香烟的厂商在他们的香烟上写上“吸烟有害健康” 。 说这是一种很伪善的行为 , 因为毕竟是商业公司 , 他们从商业逻辑上来讲 , 他可能还是更希望你去聚焦在这个产品上 。
那其实就关于这一点 , 我就想问问在座的几位嘉宾 , 就说你们怎么去看待 , App改变世界 , 同时 , 这些衍生的新的技术 , 它其实也在异化着人类 , 就比如说我们可能沉迷在App里了 , 我们面对面 , 甚至都要用微信去交流 。 你们怎么看待人和App的一个关系?你们觉得一个理想、健康的状态是一个怎么样的?
林燕:我有的时候会跟我先生坐在餐厅里面吃饭 , 然后环顾四周 , 十张桌子里面 , 就我们两个人是看着对方的 , 其他都在看手机 。 其实真的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 , 还是会有点悲哀 。 对我个人来说 , 我一直希望就说 , 科技本身是不是能给人类带来幸福 ,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 。 所以我觉得还是希望(App)是我们的一个工具 , 并不是可以替代我们生活和我们情感的一部分 。
戴彬:我觉得科技成瘾 , 现在确实是一个我们需要去面对的问题 , 这个大家可能都是有体会的 , 要么自己 , 要么是周围的人 。
我认为首先从一个用户角度来讲的话 , 我们需要有一个选择 。 我们首先作为一个人 , 不要把自己交给一个App , 或者交给手机 。 我自己经常有这样的体会 , 就是我现在有10分钟 , 没事可干了 , 我打开一个App , 把这10分钟花掉 , 我觉得这是一种对自己不太负责任的态度 。
徐子瞻:突然想到一句话 , 就是我们人类发明了工具 , 之后这些工具又改造了我们 。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 , 就是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幸福的过程 。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 就是我们人类大脑的神经元是有限的 , 控制我们理智和智商的这部分神经元只有300亿个 , 那我们这300亿个神经元会用于创造 , 会用于思考 , 也会用于记忆 。
当今天我们有了一些App比如说Evernote印象笔记 。 那现在我呢 , 就把那些需要记忆的东西 , 我全都不占用我的神经元 , 我记的任何一件事情 , 我就写到里面 , 我就把我的记忆力 , 我把神经元省出来 , 去用于创造 , 而不是去用于记忆 。
【科技|不知不觉间,手机就“偷走”了我们 1/3 的人生】魏布斯:我自从用了各种应用程序之后 , 我发现其实并不觉得说人与人之间距离远了 , 也觉得是越来越近 。 我之前其实我有一个癖好 , 就是特洁癖 , 就是老擦手机 , 不能让手机有指纹 。 就是现在已经练到一个成精的程度 , 就是说手指接触屏幕不留任何指纹 。 其实有人问我为什么 , 你强迫症吧 , 你累不累啊 。 当时都不理解 , 现在我理解了 , 我现在已经把手机当成我自己的家人了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新机|快准稳,捕捉每个高光瞬间! 刘衡分享EOS R5拍摄体验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