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打造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 , 人才为本 。 作为经济社会的“压舱石” , 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迫切需要更多人才 。 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召开第四次人才工作会议 , 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和“四个面向” , 提出未来五年要打造一支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为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 解决区域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和“卡脖子”问题 ,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撑 。
近年来 , 中国农科院科技人员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 持续攻坚克难 , 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 比如 , 发现水稻“自私基因” , 首次成功克隆杂交稻种子 , 解决二倍体马铃薯自交不亲和与自交衰退难题等;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农作物强杂交优势利用与新品种创制、绿色超级稻培育、动物重大疫病流行机制与疫苗研制等 , 已达到世界前列甚至领先地位;在家禽疫苗免疫、非洲猪瘟防治、草地贪夜蛾防控、藏粮于技等方面 , 取得重要突破 。
“不过 , 当前我国种子国外依赖度高 , 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进入徘徊期 , 农产品种植和加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良种国产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等重大区域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仍有待突破 , 这些问题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严峻挑战与迫切需求 , 使得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指出 。
“十四五”时期是着力推动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跃升的关键时期 , 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科技人才?唐华俊介绍 , 中国农科院将聚焦未来农业发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 , 粮棉油、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 , 明确人才引进培养的重点方向 , 不断优化科研力量布局 。 同时 , 造就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善于统筹协调的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 发现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才俊和顶尖人才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中国农科院将构建与高质量科技创新相匹配的人才供给体系 , 建立人才需求研判机制等 , 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 , 强化人才对科技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 。 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 , 积极推进全员聘用制、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 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聚集、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
【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打造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未来五年 , 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 , 中国农科院将继续深化管理机制改革 , 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 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 ”唐华俊说 。 (采访人员 陈海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