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7
【|代购失业,黑五还在,谁在替你买遍全球?】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鸿键
来源:深响(ID:deep-echo)
促销永不眠 。
双11过去不足一月 , 原生海外的黑五已经到来 。
11月26日 , 天猫国际、京东国际、亚马逊海外购、洋码头等跨境电商平台再度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消费盛事 。 与双11不同 , 黑五的供应端主场在海外 , 这是一次围绕跨境电商、物流的大考 。
疫情之下 , 今年的黑五尤为不同寻常 。 受疫情影响 , 今年出境游几乎全面停摆 , 这使得许多代购无法出国或无法回国 , 代购事业受到重创 , 批量失业 。 代购失业了 , 但跨境电商的生意并未停下脚步 。
根据商务部消息 , 今年前五个月 , 中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逆势增长 , 同比增长12% 。 与此同时 , 全球商家都在加速走向线上 。 以美国为例 , 美国电商渗透率从2019年的16%大幅提升至2020年4月的27% 。
增长背后的含义明显:全球进出口需求大幅攀升 , 跨境B2C电商承载着连接供需的重任 , 市场在不断扩大 。
市场持续繁荣的同时 , 疫情下的跨境物流也伴随着更大风险 。
11月17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发出公开提醒:对于海外高风险地区的邮件包裹 , 取到快递后 , 应先进行消杀 , 并在阳台等室外空旷处放置一段时间方可打开 。
文章图片
图2/7
邮政工作人员对进口快件进行消毒把关 , 图源广州日报
海外包裹为疫情防控带来潜在风险的B面是 , 伴随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 跨境物流与越来越多普通人产生直接联系 。
近年来 , 跨境电商物流体验发生巨变 , 在全球“剁手党”的消费热情面前 , 空间距离已经不成阻碍——只需简单几步点击后 , 来自海外的商品甚至不到一周就能送到身边 。
这是一个比“双11”更奇妙的景象 , 买遍全球的时代已经来临 , 而跨境电商物流支撑起了这一切 。
往常的印象里 , 跨境物流是个门槛颇高的大工程——巨大的集装箱、远渡重洋的货轮、港口穿梭着拖车和叉车是常见场景 。 但事实上 , 随着B2C电商在全球范围的持续渗透 , 跨境电商物流正在演变出新的解法 , 在疫情阴云依然笼罩全球的背景下 , 其重要性日渐突出 。
但与之相对的是 , 国内玩家的跨境电商物流能力还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 , 跨境电商所带来的增量不仅会改变C端的消费方式 , 也将影响着电商、物流行业的未来格局 。
海淘撑起新市场
从行业视角看 , 跨境物流是个相当大的概念 , 涵盖了传统外贸、B2B电商、B2C电商等多个领域 。 海淘党们最熟悉的是B2C电商 , 而这个高速增长的赛道也在重塑着整个跨境物流行业 。
具体而言 , 传统外贸最贴合印象中跨境物流的模样 , 即以定期大额B2B海运为主 , 货物都装在巨大的海运集装箱里;B2B电商在采购频次上相比传统外贸有所增加 , 且交易环节得到了简化 。 但总的来说 , 传统外贸和B2B电商都属于B2B市场 , 两者的关系更接近于此消彼长 。
B2C电商则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 , 和B2B交易动辄下单一整船的货物不同 , C端消费者一般只会买零星几件商品 , 且越来越难以接受过长的配送时间 。 也就是说 , B2C电商的最大特点是零散 , 相关物流企业需要在成本和利润中取得平衡 , 同时兼顾时效性 , 才能从极度零散的需求中获利 。
乍看之下 , B2C电商似乎不如B2B那样有章法 , 但如果考虑到B2C电商是一块高速成长的新市场 , 规模效应可能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 , 其承载的商业价值就变得不言而喻 。
文章图片
图3/7
根据商务部的信息 , 2019年 , 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达到1862.1亿元人民币 , 是2015年的5倍 , 年均增速49.5% 。 在整个跨境电商市场 , 虽然来自B2B的销售额占主要部分 , 但B2C的增速要明显高于前者 。 如何拿下这部分增量、开辟适合B2C的物流模式 , 成为了相关企业的重要课题 。
目前 , 跨境B2C电商平台探索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跨境直邮、保税仓、海外仓三种模式 。
跨境直邮是海淘党最熟悉的物流方式 , 一个典型场景是:消费者先登陆海外电商网站选购商品 , 然后将相关信息填写至跨境运输公司网站 。 完成付款、填写海关申报单后 , 选购的商品坐上远渡重洋的航班 , 最终通过中国国内的快递公司送至买家地址 。
根据时效性、承运方、运输方式的不同 , 跨境直邮又能再细分出邮政小包、商业快递、国际专线等方式 。 邮政小包是各国邮局依托全球邮政网络开展的业务 , 设立之初主要用于寄递私人物品 , 随着近年跨境电商的兴起 , 邮政小包也成了海淘党的首选寄递方式 。
背靠各国邮政体系 , 便宜是邮政小包的最大优势 。 此外 , 基于全球邮政网络 , 邮政小包还拥有广泛的配送范围和独特的邮政清关渠道 , 对于价值较低的跨境轻小件来说 , 邮政小包无疑是最优寄递解法 , 但其劣势也同样明显 。
由于价格较低 , 邮政小包的时效性往往不尽人意(商品并非直达目的地 , 而是沿着跨境干线运输) , 丢包的情况也令人头疼 。 因此 , 对于价值较高、体积较大的商品 , 选择注重履约体验的商业快递公司是更稳妥的选择 。
谈及国际主流的商业快递公司 , DHL、UPS和FedEx是绕不开的名字 。 基于在全球自建的快递网络 , 加上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利用 , 以及能够自主把握运输灵活性和强度 , 这三家公司提供的服务保证了时效性和妥投率 , 但花费巨大成本换来的优势也体现在了物流价格上 。
文章图片
图4/7
除了选择价格较高的商业快递 , 物流服务商开创的国际专线服务同样能确保时效性 。 该类服务以速度更快的空运取代海运 , 靠规模化运输来摊平空运成本 , 针对的是集中性、大批量去往某一特定地区的货品 。
相比海运 , 国际专线的服务范围较为有限 , 除了成本上的计算 , 物流服务商还需要考虑相关航空干线资源的整合问题 。
无论是邮政小包、商业快递还是国际专线 , 其核心逻辑都是把货物从A地运往B地 , 时效性存在天花板 。 行业试图探索出更贴合B2C电商需求的解决方案 , 保税仓和海外仓应运而生 。
所谓的保税仓 , 即跨境电商平台先把从海外大批量采购的商品运至保税区存放 , 当交易发生时随即清关发货配送 。 这一物流模式的优势在于到货速度快 , 但也对平台的库存周转能力形成挑战;海外仓模式则意味着电商商家提前将商品运输至海外仓库 , 当目的国消费者下单时快速完成出货分拣 , 然后送至消费者手中 。
保税仓在国内 , 海外仓在国外 , 两者的思路是相通的 , 即提前把货放到离消费者更近的仓库中 , 这让后续的送货和退换货都变得更方便 。 但由于存在不确定性 , 平台和商家一般只会把热销“爆款”放进仓库 , 以规避库存滞销的风险 , 因此保税仓和海外仓模式的适用范围较窄、商品SKU存在局限 。
由于B2C电商需求分散 , 当前的跨境电商物流处于多种方案并行的状态 , 几乎每种解决方案都存在优劣势 , 但在跨境B2C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 这显然不是跨境电商物流的终局 。
回归行业痛点 , 跨境电商物流比国内快递的链路更复杂 , 有着更多降本增效的空间 。 从预测需求、到库存周转、再到优化配送流程 , 每个环节都不是单纯提高运力能解决的 。 数字化能力是提升行业效率的重点 , 而这恰恰是掌握数据能力的电商平台的擅长之处 。
属于巨头的蓝海
纵览国内外的电商巨头会发现 , 几乎每个平台都涉足了跨境业务 , 且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推进自家跨境电商物流的布局 。
以亚马逊为例 , 在自营方面上 , 亚马逊海外购依托亚马逊全球布局的优势 , 业务上连接全球175个运营中心 , 跨国配送185个国家和地区 。 除了已有站点布局 , 亚马逊海外购还基于数据对消费需求进行预测、提前备货至前置仓 , 实现“订单未下 , 货已先行” 。
对于试图把商品销售至海外的商家 , 亚马逊提供了著名的FBA(Fulfillment by Amazon)服务 。 FBA是海外仓模式最典型的例子:商家提前把商品运输至亚马逊指定的仓库、亚马逊承担后续的仓储、拣货、包装、配送、收款、客服及退货处理等服务 , 帮助商家减轻物流负担 。
不难看出 , FBA模式的优势在于时效快、退换货方便 , 且相比直邮空运 , 商家一般采用海运把货品运输至仓库 , 物流成本随之降低 。 不过 , 在FBA模式 , 商家仍需要自己承担库存滞销的风险 , 以及资金周转天数较长带来的压力 。
文章图片
图5/7
运营思路上 , FBA模式和国内的京东物流异曲同工 。 经过十多年的锤炼后 , 京东物流在管理超500万SKU自营商品的同时 , 将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4天 。 这份能力不仅成为了京东本身的护城河 , 还为京东入局更多领域提供基础 , 跨境电商便是其中之一 。
在跨境电商物流方面 , 京东物流除了构建国际链路、转运中心、保税仓、海外仓 , 也在积极联手国际物流同行 。 去年10月 , 京东物流与Agility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 后者是国际知名的货运代理和物流公司 , 其将为京东物流提供B2C专线、终端清关、送货等方面的服务 , 并帮助京东物流完善在各地的物流系统 。
根据京东物流官网信息 , 目前京东物流拥有110多个海外仓 , 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在服务京东国际海外直采的同时 , 也面向第三方开放“出海商流+跨境物流+本地配送+售后”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也就是说 , 京东以物流优势入局跨境电商大潮 , 在海外也复制出了“自营+平台”的模式 。
文章图片
图6/7
图源:京东物流官网
亚马逊和京东都是“重资产”运营模式的代表 , 但平台自建物流毕竟是个大工程 , 更别说是全球范围的物流建设 。 因此 , 也有平台倾向于联手跨境物流企业 , 自己只介入关键环节 , 典型的例子是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 。
关于菜鸟网络 , “资本侦探”曾在《出生即巨头 , 马云落子七年后 , 菜鸟成为行业“灭霸”了吗?》一文中对其思路进行解析 。 简而言之 , 菜鸟网络并不自己下场送货 , 而是通过数据技术协同诸多快递公司 , 为之降本提效 。
在国内 , 菜鸟网络的协同对象是“通达系” , 其主要为后者提供了面单系统、数字化能力、仓储体系 。 针对跨境电商物流市场 , 菜鸟网络同样沿用了上述思路 , 其与阿里巴巴旗下的出口B2C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结合 , 推出了官方服务“AliExpress无忧物流” , 旨在与各路物流服务商合作 , 为卖家提供包括揽收、配送、物流详情追踪、物流纠纷处理和售后赔付在内的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 。
目前 , 菜鸟网络的跨境物流合作伙伴数量已有89家 , 包括递四方、英国邮政、中通、圆通、EMS等 , 业务范围覆盖全球224个国家/地区 , 跨境仓库达231个 。
值得注意的是 , 和在国内以投资的方式布局物流类似 , 菜鸟网络在2016年投资了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商递四方 , 此次投资让菜鸟网络拥有递四方15%的股份 , 同时意味着菜鸟网络从此拥有了海外版的“通达系”伙伴 。
文章图片
图7/7
图源:全球速卖通官网
平台将触手伸向海外时 , 国内的物流企业也在发展国际化能力 。 以顺丰为例 , 目前顺丰国际提供了包括国际标快、国际小包、国际重货、保税仓储、海外仓储、转运等进出口服务 。 不过 , 与耕耘国际物流市场多时的DHL、UPS、FedEx等相比 , 国内的物流企业还有不小距离需要追赶 。
电商平台手握数据 , 物流企业加速铺网 , 随着电商在各国的渗透 , 跨境B2C电商的潜力正在被进一步释放 。 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 , 跨境电商物流实力决定着各路玩家能否拿下增量 , 这是块兼备技术和财力才能啃下的硬骨头 , 而在各路势力的联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 , 新的变局正在悄然展开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电子商务|美容贷“抹黑”征信 谁来负责?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端口|俄语黑客论坛出售全新私人定制勒索病毒——BlackCat
- the|美CDC:抗原检测的“黑洞”可能隐藏着COVID-19“冰山”
- 视界|这部电影里的黑洞竟然和真实黑洞这么像?丨夜问
- DuerOS|打造环绕智能,小度助手(DuerOS)7.0及多款小度黑科技智品发布
- 存储|299元,小米米家液晶小黑板存储版今日开启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