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一条“为激活社保卡 , 94岁老人被抬着在银行自助机具前完成人脸识别”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 , 引发热议 。 尽管涉事银行很快发文道歉 , 但老年群体面临“数字鸿沟”的问题仍值得反思 。
智能技术应用的初衷是提升服务效率、拓宽服务边界、完善服务体验 , 而不是让服务受制于技术 。 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 , 部分老年群体没能第一时间掌握相关技术手段 , 仍习惯通过传统的线下渠道获取服务 , 这些合理诉求不能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忽视 , 智能服务不能没有“温度” 。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 , 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 , 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 , 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 , 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
【老年|智能服务不能没有温度】实施方案将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切实改变 , 值得期待 。 接下来 , 为有效破解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 还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
首先 , 深入研究老年群体需求 , 分类施策 , 切忌“一刀切” 。 需要明确的是 , 在老年群体内部 , 其技术偏好和认知也存在较大差异 , 有的已能熟练使用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 , 有的甚至没有一部智能手机 。
针对此现象 , 要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 。 针对共性问题 , 采取普遍适用的政策措施;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环境和习惯的老年人 , 则要分类梳理问题 , 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 比如 , 目前已有多家手机银行APP推出了“老年版本” , 与普通版相比 , 其在字号、页面设置、功能推荐等板块更贴近老年群体需求 。
其次 , 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 。 其中 , 线上服务应更加突出人性化 , 充分考虑老年人习惯 , 便利老年人使用;线下渠道则应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手续 , 不断改善老年人服务体验 , 与线上服务融合发展、互为补充 , 有效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
最后 , 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 。 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 , 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 , 充分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
此外 , 还应紧贴老年人需求特点 , 加强技术创新 , 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 , 促进智能技术有效推广应用 , 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 。 (郭子源)
推荐阅读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耳机|饿了么内测“智能头盔”,外卖小哥送餐能更安全吗?
- Cortex|首发价 2299 元,Redmi 智能电视 X 2022 款 50 英寸今日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