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5G智慧医疗开启新时代

【应用|5G智慧医疗开启新时代】羊城晚报讯 采访人员陈泽云、黄婷报道:5G红外线测温、AI防护服穿脱行为监控、5G远程会诊、智能影像阅片……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 5G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了支撑的作用 。 在5G加持下 , 人们的就医模式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27日 , 在2020世界5G大会的“5G与公共卫生、健康医疗论坛”上 , 专家认为 , 医疗服务正在逐步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过渡 , 5G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
全国已建900多家互联网医院
疫情期间 , 在武汉华中科大附属协和医院 , AI影像智能阅片帮助临床医生高效准确筛选疑似病例;在上海瑞金医院 , AI防护服穿脱行为监控对医护人员的穿着规范进行检测 , 提升院感防治;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则建设了基于物联网的急诊绿色通道……
“我们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技术 , 远程、高效、智能、便捷的独特优势 , 全方位助力疫情防控 。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指出 , 5G与医疗卫生产业的深度融合 , 极大地促进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流动 , 收集和存储 , 也为医学人工智能的数据模型训练和算法进化等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 将为医疗信息化建设 , 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
据毛群安介绍 , 目前全国已经有900多家互联网医院 , 远程医疗协作覆盖了所有的地市级24000多家医疗机构 , 5500多家二级以上的医院 , 可以提供线上服务 。
机器人也可以做手术和把脉
5G将如何改变普通人的就医模式呢?中国联通医疗基地总经理高伟介绍 , 从诊前、诊中、诊后 , 都可以找很多的场景跟5G相结合 。 在诊前 , 急病患者一抬上救护车 , 通过5G数据回传 , 病人在路上 , 后方的救治方案已经形成 , 诊中则可以开展远程机器人手术 , 诊后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健康管理 。 “随着真正智能化的终端和芯片的技术发展 , 未来有更多的场景会用在整个大健康各个方面 。 ”高伟指出 。
值得注意的是 , 疫情期间 , 中医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指出 , 5G也将助力中医药腾飞 。
“5G用在中药药物筛选、中药溯源、中药资源普查方面大有用途 。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同样表示 , 借助5G、VR和大数据应用 , 传统的“望闻问切”甚至可能变为“机器人把脉” 。
推动建立医疗健康领域5G应用标准体系
“5G智慧医疗的发展 , 必然也会带来更多挑战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指出 , 比如在进行5G远程手术时 , 如果远程的决策和现场的决策出现冲突 , 该如何解决 , 如果手术过程出了问题 , 应该由谁负责 , 这些问题不仅仅关乎技术 , 也关乎伦理和安全标准 , 需要有关部门去推动数据共融、决策共融 。
对此 , 毛群安表示 ,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卫生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5G智慧医疗新时代的到来 , 一是积极推进5G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试点 , 围绕着急诊救治、远程诊断、智能疾控、健康管理等八个方面开展应用研究 , 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和新业态 。 二是完善医疗健康领域5G应用的标准体系 , 重点研究制定面向5G医疗健康的基础标准、终端标准、网络标准、安全标准等 , 满足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需求 。三是健全医疗健康5G应用安全体系 , 强化5G+医疗健康产品和系统安全防护 , 形成安全可靠的技术体系 , 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
关键词
智慧交通——更高效、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指日可待
在“5G为出行提速 为生活加彩”5G与智慧交通论坛上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级副总裁兼全球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德纮演讲时特别介绍了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一种开发方式)的发展 。
“我相信 , 未来的TOD可以演变成为一个智慧化的生态社区 , 导入多种产业 , 不单单服务于出行、办公、家居、会展 , 同时也进一步跟教育、金融、零售、养老等生活上的重要技能进行具体衔接 , 而打造出一个所谓的TOD集约化的生活 。 ”
“TOD作为大型的交通枢纽需要强大的通信网络来支撑日常的运营 。 而5G相对于4G具有10倍的连接数量 。 ” 李德纮相信 , 更高效、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指日可待 。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孙晶)
工业互联网——5G“高速路”的第一辆车
在27日举行的“5G与工业互联网”论坛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 , “5G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已从5G+工业互联网(通过5G连接企业生产线的工件、装备)发展到5G*工业互联网(融合进企业网的云边端) , 发挥5G与工业互联网的乘数效应 。 ”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旗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 “5G就像修一条信息化的高速公路 , 这条路修好以后 , 就是开什么样的车的问题 。 做通讯这些日常应用 , 并不能很好地发挥5G的作用 。 ”
李军旗指出 , 工业互联网很可能会成为5G这条信息化高速公路上跑的第一辆车 。 “工业互联网对数据的传输和一系列的场景、速度、带宽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 所以 , 有了5G的加持 , 会加速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落地 。 ”
作为5G领域全球领军者 , 华为高级副总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张顺茂分享了华为5G+工业的实操案例 。 华为通过5G、云、AI 等技术的融合应用 , 在港口实现了龙门吊的远程操控 。 装卸效率提升20% , 规模使用后 , 人力成本可下降50%以上 , 同时大大提高了港口无人化水平 , 提升了整个装卸过程中的安全性 。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林曦)
6G——5G方兴未艾 , 6G已在路上
4G改变生活 , 5G改变社会 , 6G改变世界 。 如果说 , 5G将要实现的是人、机、物的连接 , 那6G呢?
27日下午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在2020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及战略国际研讨会上表示 , “5G可持续发展基础亟待夯实 , 创新演进刻不容缓 。 ”
谈到新技术的未来 , 陆建华认为 , 天地网络融合(空天地海全域覆盖)是6G共识 。 清华大学团队为实现天地网络融合所做的智慧天网与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跨网融合后 , 发展形成6G初级网络 , 其应用可以大幅提升绿色、安全、智能生产水平 , 前景无限好 。 智简6G还可以带动空间网络、终端、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 从而开创网络时代新局面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在演讲中谈到:“5G拓展通信空间 , 6G则完善通信智慧 , 是研究智能、通信与人类未来的相互关系的新体制 , 三者遵循从“线”到“面”再到“体”的演进逻辑”张平说 。
张平认为 , 在人、机、物的基础上 , “灵”(即意识)将成为6G时代全新的通信对象 。 而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已进入真正的“无人区” , 急需新的创新范式 。 “中国须有自己的破局办法”他说 。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李志文)
数据
年底广东高速公路将超一万公里
目前全省ETC发行量已超2000万
羊城晚报讯 采访人员黄婷、孙晶、王丹阳报道:27日 , 采访人员从世界5G大会上获悉 , 广东ETC发行量已超过2000万 。 广东今年交通基建预计完成投资超1850亿元 , 创历史新高 。
近年来 , 广东积极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 谋划和打造一批国内领先、世界前列的重大工程项目 。 采访人员从5G大会论坛获悉 , 今年 , 广东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完成投资超过1850亿元 , 创历史新高 。 截至10月底 , 全省ETC发行量已超过2000万 。
同时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数据显示 , 广东高速公路里程年底将超过一万公里 。 广东将成为全国首个高速公路里程过一万公里的省份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广东 , ETC门架与5G基站相结合 , 为基于5G技术的智慧公路应用提供基础条件;去年5月 , 广东首条5G智慧公交线路开始试运行;今年7月 , 港珠澳大桥实现5G网络全覆盖;珠海市首家5G智能超级充电服务示范站正式投入营运……
随着5G时代到来 , 广东正加速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省份建设 , 连通粤港澳大湾区高快速公路密织成网 , 5G加持下的交通出行将迎来巨大变革 。
编辑:quin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