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丁真+理塘”爆火,旅游目的地绝非只能靠天吃饭
文章图片
图1/1
来源:劲旅网
作者:陈杰tigereat
丁真是谁?
一个20岁的康巴小伙 , 靠着俊朗的面庞、黝黑的皮肤、清澈的眼睛和害羞的微笑 , 短短一天 , 让网络万千少女尖叫 , 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晋网红 。
然而 , 网红不新鲜 , 真正让所有人惊讶的是 , 短短18天 , 依托百亿级曝光度 , 丁真的家乡、一个叫做理塘的小众旅游目的地 , 一跃成为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新晋打卡圣地 , 吸引大批游客关注 。
“丁真+理塘”模式背后 , 一套一直被忽略的依托微博流量生态、全新旅游目的地“造星”产业链正在释放强大效能 。
01
从“丁真来自理塘”到“丁真+理塘”
丁真的走红多少有些偶然 。
11月11日 , 摄影师胡波在抖音上发布一条短短7秒的视频 , 一个年轻的康巴小伙 , 从村子里买方便面归来 , 面对镜头 , 害羞地露出一抹阳光微笑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丁真+理塘”爆火,旅游目的地绝非只能靠天吃饭】就是这迷人一笑 , 瞬间秒杀万千网友 。
“仅仅从他的一个毛孔 , 我就判断出这是为夫 。 ”无数少女为这个淳朴小伙的颜值痴狂 , 随即将其火速送上微博热搜 , #丁真#、#丁真直播#两个话题次日炸出4.4亿阅读量 , 一个围绕“丁真”的舆论场开始形成 。
截止到这一步 , 丁真的出道和任何普通网红一样 , 如果任由其自然发展下去 , 大致发展方向都能预测:签约MCN、个人营销、成为旅游形象大使、多地巡回演出、直播带货……短则半年 , 长则一两年 , 网友审美疲劳、网红人设崩塌 , 凉凉是必然 , 前车之鉴何其之多 , 列举的必要都没有 。
不过 , 丁真的发展轨迹并未如此 , 他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 转折点就在11月18日 , 四川甘孜理塘县文旅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下丁真 , 工资3500元 , 五险一金 , 负责为当地旅游宣传推广 。
注意 , 这家公司并非传统的MCN , 而是当地文旅国资企业 , 换句话说 , 丁真 , 被家乡理塘县当地政府签约 , 替政府办事了 。
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 就在11月11日-11月18日 , 丁真在网络上的曝光还是以个人为主 , 他的小马珍珠、兄弟“丁真”们、家人家境……能被扒的料基本都被扒出来了 。
但是从他被当地政府签约那一刻起 , 丁真就不再是本人 , 而是一个“形象” , 这个“形象”的背后是理塘——一个旅游目的地 , 双方合二为一 , 成为不可分割的“丁真+理塘” 。 外界所有的流量和关注都悄无声息地开始透过“丁真” , 源源不断导入“理塘” , 一个小众旅游目的地开始了自己的品牌原始积累 。
02
“丁真+理塘”模式的三个方法论
按照不完全统计:丁真凭一己之力 , 拿下近50个微博热搜 , 破百亿阅读量 。 四川、甘孜、理塘作为目的地在微博上获得强曝光 , 成为微博热搜词汇 。
至少从现在来看 , “丁真+理塘”是成功的 , 这背后有三个方法论值得关注:
其一 , 丁真个人生活为引 , 重点强化理塘元素输出 。 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 在丁真签约国企之后 , 丁真背后的操盘手对于其个人生活状态的曝光出现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 , 相对弱化对丁真隐私事宜的挖掘和披露 , 树立其积极、正面、阳光的个人品牌形象 , 于是就出现了丁真开始被安排学习文化课、学说普通话甚至写字等事宜 。 与此同时 , 理塘作为一个小众旅游目的地的内容开始大幅增加 。 关键的一步就是 , 11月25日 , 视频《丁真的世界》对外发布 , 这是丁真首个商业宣传短片 , 短短3分钟的影片中 , 除了依旧帅气青涩的丁真 , 整个影片基调都在展现丁真的世界——家乡理塘的美景与人文 。
从传播学角度讲 , 这是一次巧妙的“议程设置” , 将舆论关注点成功引导到自己希望的方向上 , 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 , 为“丁真+理塘”进一步在期待的方向上爆发进行铺垫 。
其二 , 借势热点事件 , 主动话题营销 。 把“丁真+理塘”推向舆论高潮的事件是 , 康巴小伙子在接受四川观察采访时说的一句 , “我最想去的地方是西藏拉萨” 。 这恰好引爆了一个新话题 , 很多网友都以为丁真作为一个藏族小伙 , 家乡就在西藏 , 然而理塘却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
这种认知上的反差带来一种极具传播性的“喜剧效果” , 随即 , “丁真大红纸上手写‘家在四川’四个大字 , 澄清家乡不在西藏在四川”的舆论事件出现了 。 注意 , 虽然名义上是被网友误解后被迫无奈的回应 , 但实际上这依然是一次主动挑起舆论关注的话题营销 。
果不其然 , 这一舆论事件迅速发酵 , 网友带着调侃心态开始大肆在网络上传播与转发 , 造成的连锁反应就是“川藏battle” 。 其实西藏和四川的文旅主管部门彼此都很清楚 , 这是一次相互借势舆论营销的极好机会 , 于是特别默契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防互换 , 引来吃瓜群众的层层围观 , 最终战果颇为辉煌:
透过一组微博数据可以直观感受 , :
#以为丁真在西藏#(阅读7.1亿 讨论9.3万)
#其实丁真在四川#(阅读5.1亿 讨论11.8万)
#四川为了丁真有多努力#(阅读10.7亿 讨论12.7万)
#西藏拥有了躺赢的快乐#(阅读3亿 讨论3.9万)
其三 , 蓝V大规模下场互动 , 微博舆论场全线推波助澜 。 如果说“川藏battle”让“丁真+理塘”名气大涨 , 那么全国文旅圈蓝V(各地文旅主管部门官方微博)大规模入场互动 , 引爆微博社交裂变 , 就让“丁真+理塘”一战封神 , 例如: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青海加班加点选出的帅小伙#(阅读2.4亿 讨论1.4万)
@文旅山东 #山东请求加入大乱斗#(阅读2.3亿 讨论2万)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陕西文旅连夜打手电找丁真#(阅读1.4亿 讨论2.7万)
……
微博是个巨大舆论场 , 热点事件所搅动起的流量旋风 , 推动这些蓝V们有意无意间选择主动参战 。 同时吃瓜群众们随时可以下场助阵 , 他们的积极参与和频繁互动持续助推着话题热度 , 由此将“丁真+理塘”推向舆论最高潮 。
03
被忽略的微博生态“造星力”
“丁真+理塘”的案例反映出另一个有趣的点 , 作为国内最大的舆论阵地 , 微博生态对旅游目的地的“造星力”其实长期被忽略 。 丁真走红其实很偶然 , 但类似的社会热点在微博爆红一点也不偶然 。 微博作为公共舆论场 , 拥有最为丰富的用户类型 , 无论政府、媒体、名人、意见领袖、普通网友 , 大家都能在同一个舆论场互动 , 而场效应打造光环的强力造星能力 , 再次印证了社交媒体是网络基建 , 已经全面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 总的来看 , 台上一年功 , 台下十年功 。 打造热点、参与热点、借势热点 , 无一不考验着官方微博的运营能力 。 事实上 , 一套根植于微博流量生态的旅游目的地“造星”产业链也在不断地升级和进化:
网红/KOL入驻——旅游目的地爆点事件营销——微博话题聚合与流量分发——相关蓝V矩阵式传播互动——各类媒体破圈式报道——旅游目的地新品牌诞生——流量转化
“丁真+理塘”爆火同时 , 另一个组合也以几乎同样的路径快速走红 , 那就是“贺娇龙+昭苏” 。 11月29日 , 新疆伊犁昭苏县41岁女副县长贺娇龙 , 因为身着国风服装 , 在雪原上飒爽策马飞驰 , 为当地“雪地万马奔腾旅游项目”代言 , 成功引爆舆论 。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四川文旅等媒体和文旅主管部门蓝V下场助阵 。
微博上#女副县长策马为当地旅游代言#的话题一天收获近亿阅读量 , 也让昭苏县这个小众旅游目的地“天马之乡”的名头响亮了一把 。
相较于“丁真+理塘”组合 , “贺娇龙+昭苏”的宣传痕迹和官方味道更浓厚一些 , 但这并不妨碍很多网友看过之后 , 对昭苏的好奇与喜爱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条旅游目的地“造星”产业链有几个特点:
“网红/KOL+旅游目的地”的组合 , 挑选合适的网红/KOL格外重要 。 原生态的丁真、41岁女副县长 , 这样的人设定位 , 突破了大家传统意义上对某类人的认知 , 容易形成话题和讨论点 。 丁真的出现是一次偶然 , 但更多符合旅游目的地特性的“人设”是相对比较容易筛选出来的 , 操盘手们需要多费心思 。
旅游目的地蓝V培育势必前置 。 “丁真+理塘”案例中 , 四川三级蓝V:@四川文旅(四川省文旅厅官方微博)、@甘孜文旅(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官方微博)和@理塘县融媒体中心(理塘县官方媒体微博) , 在依托微博生态的旅游目的地造星产业链中 , 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与互动作用 。
从运营情况来看 , 四川三级蓝V在微博的耕耘已久 , 粉丝数量方面:
@四川文旅 139万粉丝
@甘孜文旅 14万粉丝
@理塘县融媒体中心 3046粉丝
日常运营方面:
以@甘孜文旅 为例 , 11月28日 , 单日发布微博37条 , 阅读量破100万 , 微博被互动50000+ , 评论被互动60000+ 。
@四川文旅 更加积极 , 11月28日 , 单日发布微博45条 , 阅读量破100万 , 微博被互动80000+ , 评论被互动9000+ 。
由此计算 , @甘孜文旅 和 @四川文旅 几乎以每个小时2条的频率更新微博 。
因此 , 旅游目的地拥有一个有趣且有文化内涵的蓝V , 在微博生态中扮演重要角色 。 未来 , 如果有新兴旅游目的地想要更快脱颖而出 , 提前培育本地文旅蓝V , 将是必要一步 。
蓝V与粉丝的强社交互动 。 在微博舆论场中 , 除了关注自上而下的舆论议程设置 , 更要注重自下而上的舆论引导与互动 。 微博用户的活跃性、积极性和互动性在所有平台中都是相对最高的 , 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参与性 , 往往会对一个舆论风向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
“丁真+理塘”舆论发酵中 , 尤其是各省文旅圈蓝V下场参战 , 大半都是被各自的粉丝鼓动起来的 。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广西文化和旅游厅、@锦绣潇湘-文旅湖南、@贵州日报官微 就被粉丝催促蹭丁真的热点 , 大有一副不追粉丝都不放过你的意思 。
04
旅游目的地营销风口到了
“丁真+理塘”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造星”产业链的出现 , 也反应出国内旅游目的地迫切打破传统营销理念束缚 , 出圈造势的旺盛需求 。
疫情常态化是大趋势 , 未来2-3年 , 国际旅游环境和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双重要求下 , 原本庞大的出境旅游需求将全面转移进入国内 , 但是国内旅游目的地产品供给却严重不足 , 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 , 刺激供给端变革 。
马蜂窝今年在内容层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 将攻略和线路的关注点更加聚焦于一批小众目的地 , 连续发布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新秘境” 。
高德地图从导航出行视角切入 , 为用户推荐更多周期性的小众出行目的地 , 释放其休闲度假需求 。
携程高调宣布要强化内容建设 , 深耕国内游 , 服务更多旅游目的地 。
从“丁真+理塘”、“贺娇龙+昭苏”等案例观察 , 作为国内主要舆论阵地 , 微博也在尝试入局 , 尤其是帮助地方政府 , 推出一批新鲜的旅游目的地 。
流量生态方面 , 微博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流量池 , 有丰富的内容与用户生态;话题聚合与流量分发方面 , 微博热搜是媒体风向标 , 各类标签、话题能够迅速将匹配的话题分发给合适的用户;在社交互动方面 , 微博每天产生海量用户分享内容 。
随着微博的加入 , 未来在影响用户旅游出行决策 , 协助旅游目的地破圈营销的领域里呈现百花齐放状态 , 这势必会刺激国内旅游目的地升级迭代 , 为弥补优质供给不足提供动力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