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科普抵御“科学流言”
【科学|用科普抵御“科学流言”】【网言】
发现结节不立即切除就会癌变?复方板蓝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就绝对不能运动?不久前 , 北京市科协等机构发布的“科学流言”榜 , 回应了相关谣言 。 近年来 , 类似榜单每次发布都会引发社会关注 , 既说明公众渴望得到权威的科普知识 , 也折射出一些“科学流言”传播较广的现实 。
移动互联时代 , 信息触手可及 , 传播速度加快 。 在这种背景下 , 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不靠谱、难以产生影响的“科学流言”如果不及时予以澄清 , 很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 面对层出不穷、不断变换花样的流言 , 及时精准的辟谣十分必要 。 与此同时 , 如何主动出击、更有效抵御“科学流言” , 也成为当代科普工作亟待破解的课题 。
假借科学之名的流言时常出现 ,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权威声音缺位 。 转变科普理念 , 多从公众需求出发 , 让及时权威的声音抵达更多人 , 才能让科学跑在流言前面 。 提高对“科学流言”的免疫力 , 培养科学素养是关键 。 许多披着科学外衣的流言 , 虽然不时夹杂着专业术语 , 甚至煞有介事地引用科学期刊 , 但只要稍加思考判断 , 并不难发现其破绽 。 提高科普质量 , 既介绍具体知识 , 又传播科学思维 , 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 全社会抵御“科学流言”的根基才会更稳固 。
“科学流言”的传播 , 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 , 难以完全禁绝 。 面向未来 , 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 仍须久久为功 。 大力发展科普产业 , 健全完善引导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 , 有助于凝聚合力、弥补传统机构力量的不足 , 快速响应公众科普期待 , 更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科普需求 。 当科普渠道日益多元、科普产品更趋丰富 , 我们定能筑起更为立体的抵御“科学流言”的屏障 。
(原载于《人民日报》 作者:喻思南 摘编:项锋、贾月洋)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下架|APK Installer 和 WSATools 同时躺枪:冒牌应用登陆微软应用商店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