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融资2020:除了资本青睐的独角兽,仅剩沉默的大多数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钟灵
来源: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
当教学刚需遇到线下场景暂时冰封 , 今年上半年 , 在线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流量大潮 , 下沉市场对在线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得到明显提升 。 在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两个最大困局 , 无论是前期获客盈利 , 还是后期下沉发展 , 似乎都在今年线下教育暂停的情境下不攻自破 。 在线教育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红利期 , 一夜之间忽至风口 。
在线教育市场刚性需求增长明显;行业热度积蓄 , 后期退出困难性大幅降低 , 这也引来了资本对于在线教育的关注 。 据《商业数据派》根据公开信息统计 , 2020年1月-11月末 , 在线教育行业共披露融资事件89起 , 与2019年同期披露的136起融资事件相比 , 减少了34.56% 。 尽管融资事件数同比减少 , 融资总额却实现激增 , 截至11月末 , 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披露的融资金额共计约388亿元 , 较比2019年同期的108.75亿元 , 增长了256.78% 。
而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 , 资本在在线教育行业的布局也按下了加速键 。 仅今年11月 , 在线教育行业便披露8起融资 , 其中就包括5起金额超亿元的大额融资事件 。 例如11月27日翼鸥教育宣布完成2.65亿美元C轮融资;11月25日阿卡索宣布完成1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 11月20日 , 编程猫更是宣布已斩获13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
资本如潮水般融入 , 行业内一片火热 , 但近期包括跟谁学单季度巨亏9亿、一起教育流血上市等事件 , 似乎也坐实了在线教育的“三高”特征——高估值、高营销费用、高亏损 。 似乎在线教育机构更像是过路财神 , 来钱容易、烧钱更容易 , 最终实现持续盈利的却少之又少 。
“三高”问题归结起来其实是一个:相比“分布式”的线下教育机构 , 在线教育公司更在意规模化 , 似乎“一朝垄断 , 终生无忧” , 但事实却是过度追求规模化让K12学科教育、在线编程等领域都陷入了高营销费用的怪圈 。
如今 , 用资本筛选出的赛道头部玩家手握重金 , 产品也已经打磨到相对标准化 , 但依然面临着巨头玩家之间的焦灼战役——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 , 只能依靠营销来搏出位 。 未来的破局之路又在何方?
由于在线教育行业玩家遍布各个赛道和细分品类 , 由于各赛道基因不同 , 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 。 本文中 , 笔者选择了目前最受资本关注的在线K12学科教育、在线素质教育 , 以及今年异军突起的SaaS服务商三个赛道 , 分析各个细分领域在线教育企业今年的投融资情况 , 探寻其未来发展趋势 。
在线K12学科教育:
融资马太效应明显 , 烧钱大战尚未结束
文章图片
图2/4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疫情期间 , 在线教育最先火起来的赛道就是K12学科教育 。 毕竟受防控影响线下教育一夕之间全部关停 , 但学生的教学需求和教学进度无法暂停 , 特别是面临中考和高考的毕业年级 , 加之停课不停学的号召 , 市场需求全线转向线上 。
在线K12辅导忽至风口 , 也引来资本关注 。 3月31日猿辅导宣布完成10亿美元F轮融资 , 本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 , 腾讯、博裕资本和IDG资本跟投 , 投后估值约为78亿美元 。
除了猿辅导 , 同样是在线K12学科辅导独角兽的作业帮也于6月29日宣布完成E轮7.5亿美元融资 , 此次融资由方源资本、TigerGlobal领投 , QatarInvestmentAuthority、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软银愿景基金一期、天图投资、襄禾资本等新老股东跟投 。 投后估值达72.5亿美元 。
而行至下半年 ,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 尽管线下机构及学校都已陆续复课 , 但由于在线教育能够突破地域限制 , 以较低价格提供一线城市名师授课 , 因而也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在线教育的认知得到改观 , 并留在在线教育行业 。
而随着流量资源向教学体验更好的头部机构聚集 , 赛道内投融资也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 9月30日 , K12在线教育品牌掌门教育获新一轮超4亿美元融资 , 投资方为软银愿景基金、元生资本、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和CMC资本等 , 投后估值约40亿美元 。
同时 , 9月30日 , 媒体报道显示有知情人士称 , 作业帮启动新一轮的融资 。 其计划筹资6.5亿美元 , 目标估值为100亿美元 。 方源资本、软银、红杉资本中国和老虎全球管理公司在内的现有投资者正计划参与其最新一轮投资 。 此外 , 预计还有一些新投资者加入 。 不过截止发稿前 , 作业帮这轮融资传闻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
10月21日 , 猿辅导宣布 , G1和G2轮共计22亿美元融资已完成交割 , 其中12亿美元G1轮融资已于8月底完成交割并对外公布 , 由老股东腾讯公司领投 , 高瓴资本、博裕资本和IDG资本等跟投 。 而10亿美元G2轮融资由数十家新投资方包括领投的DSTGlobal , 跟投的中信产业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淡马锡、挚信资本、德弘资本(DCP)、景林投资、丹合资本等 , 并于国庆后完成交割 。 ——有业界人士将这笔融资 , 称为“一举终结战局”的关键资金 。
据悉 , 2020年 , 猿辅导累计融资额已达32亿美元 , 而本轮投后估值更是高达155亿美元 , 一跃成为全球教育科技行业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 。
在一级市场 , 面对独角兽公司 , 一线资本开始站队 。 而在二级市场 , K12教培公司也在补足弹药 。
11月16日 , 美股上市公司好未来(TAL.US)宣布 , 一家全球增长型投资公司已经同意购买总计约15亿美元好未来新发行的A类普通股 。 于交易后 , 投资者将持有好未来约8.35%的已发行股份 。 受惯常成交条件的约束 , 该交易预计成交将在2020年11月 。
同在11月中旬 , 中小学生在线作业平台一起作业及其母公司一起教育科技 , 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 , 拟以证券代码“YQ”在纳斯达克上市 。 据11月28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 , 据悉 , 一起教育科技此次拟发行2740万股ADS(不含超额配售权) , 发行价区间定为9.5美元到11.5美元 , 以发行价区间中段计算 , 拟募资2.877亿美元 。
K12赛道在线机构融资不断 , 烧钱更是大方 。 据第三方数据统计 , 今年暑期 , 猿辅导在抖音、微信等平台的投放高达25亿元 , 加上在各种电视广告、综艺冠名、电梯地铁等地推投放花费的10亿元 , 再算上近期强势赞助冬奥会的支出 , 营销费用应该已占据其融资收入中很大的一部分 。
而在好未来10月22日公布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 , 经营利润出现了3.2亿元亏损 , 这也是好未来上市以来十年内首次出现单季度经营利润亏损 。 而究其原因 , 是销售费用的持续增长 。 据悉 , 6-8月 , 好未来销售费用同比上涨44% , 但营收只增加了21% , 而在线业务营收占比不足30% 。
一头扎入营销大战的远不止融资的这几家机构 , 即便是自称“唯一一家自上市以来始终持续盈利的K12教培上市公司”的跟谁学 , 也在最近披露的财报中称 , 单季度9亿元亏损 。 而统计其自上市以来的财报数据 , 累计盈利也仅为3.5亿元 。 归根结底 , 原因在于超同期5倍多的营销费用投入 , 只换来了2倍多的营收同比增长 , 正价课付费学员数也仅仅增加了1.4倍 。
用户规模在达到什么程度时 , 烧钱才能停止?面对愈加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 , 哪里才是决胜的关键?
在线素质教育:
编程及思维赛道开始封闭 , 下一风口在何方
文章图片
图3/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疫情影响最大的上半年 , 较为依赖面对面教学场景的素质教育赛道如何转型线上 , 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议题 。 而今 , 在线素质教育赛道各品类接连斩获融资 , 但从融资数量及金额上可以看出 , 进入公众视野仅有几年的编程教育及思维培训赛道似乎也已开始封闭 。
2020年受疫情影响 , 数理思维赛道仅披露了6起融资事件 。 其中 , 火花思维在今年先后斩获三轮融资 , 累计融资金额已达2.8亿美元 。 其中 , 今年4月 , 火花思维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D+轮融资 , 资方为快手;8月 , 火花思维宣布完成了E1轮1.5亿美元融资的交割 , 由KKR领投 , 老股东GGV纪源资本、金沙江创投、龙湖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IDG资本跟投 。
而在今年10月 , 火花思维宣布已经完成了E2轮1亿美金融资的交割 , 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 , 而跟投方中 , 除了凯雷投资集团旗下基金 , 还包括在线K12教育机构猿辅导 。
另外 , 《商业数据派》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 2015年至今 , 数理思维赛道共有17家机构获得融资 , 其中几乎没有线下数理思维机构 。 单起过亿的大额融资有13起 , 其中有6起都来自于火花思维 , 占比高达46.15% 。
11月5日 , 豌豆思维宣布获得C轮1.8亿美金融资 , 软银愿景基金(VisionFund)领投 , 包括创新工场、DCM、新东方等机构继续跟投 。 此轮投资后 , 豌豆思维估值约9亿美元 。 这笔融资也刷新了赛道单笔融资的金额纪录 。
而除了上述两家头部机构斩获的高轮次投资 , 赛道内初级轮次的投资今年寥寥无几 。 数理思维赛道被视为风口并高速发展仅两年 , 但似乎已开始出现封闭 , 马太效应已十分明显 。
与K12在线机构乐此不疲地将融资的钱投放到营销上“跑马圈地”不同 , 思维赛道的机构更多选择在业务向“开疆扩土” 。
今年8月 , 火花思维正式对外发布AI课程产品“小火花AI课” 。 值得关注的是 , 在这次发布的AI课程体系中 , 不仅包括数理思维课程和大语文课程 , 还包含了英语课程 。 这也是继去年布局大语文赛道后 , 火花思维在拓科方面的又一次尝试 。
豌豆思维则开始拓展用户年龄 。 据其官网显示 , 豌豆思维课程体系已经推出STEP9 , 用户年龄覆盖3-13岁 , 已经从幼儿阶段切入K12阶段 。
拓宽单一赛道的市场存量 , 通过多学科产品进行用户培养 , 或许思维培训机构们可以跑通内部转化通道 , 并实现营收规模的扩张 。
除了思维赛道 , 编程赛道2020年披露的融资事件数量 , 对比2019年也出现明显减少 。 但老牌编程赛道头部玩家编程猫 , 今年却先后披露两轮融资 。
今年4月 , 编程猫宣布完成2.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 本轮投资由招银国际领投 , 中银集团旗下股权投资基金渤海中盛 , 及现有股东粤科鑫泰、盛宇投资等跟投 。
11月20日 , 编程猫再次宣布完成13亿元D轮融资 , 由霸菱亚洲旗下基金领投 , 中信证券投资、金石投资、优山资本、温氏资本、远洋资本、大湾区基金、中银国际等跟投 , 高瓴资本、招银国际、中银集团旗下渤海中盛、粤科鑫泰等老股东持续跟投 。 此轮融资后 , 编程猫估值已达52亿元人民币 。
尽管成立于2017年的代码星球和和码编程也先后于今年斩获A轮融资 , 但二者最新估值分别为1亿人民币和3.25亿元人民币 , 体量还远不足以和编程猫等头部机构抗衡 。
行过两年快速发展期 , 在线素质教育中最热门的编程赛道和思维培训赛道的排位战似乎已近尾声 , 头部玩家已占据绝对主导 。 未来 , 在线素质教育的下一风口又将在何方?
SaaS服务商:
成于疫情 , 资本锚定的新蓝海
文章图片
图4/4
“之前我们打电话给线下机构做推广 , 还需要做很久的市场教育 , 效果还不佳 。 疫情期间 , 很多机构主动来咨询业务 , 需求成倍增长 。 ”天天乐学创始人樊功臣对《商业数据派》称 。
今年 , 教育行业OMO热度回潮 , 要在短时间内转型线上 , 寻求SaaS服务商和平台提供商合作成为了线下教培机构的最优解 。 于是 , 阿里钉钉、小鹅通、ClassIn、天天乐学等SaaS服务商 , 也成为了资本布局锚定的新蓝海 。
据《商业数据派》统计 , 2020年 , 教育信息化平台共披露融资19起 , 融资总额达26.46亿元 , 单起融资过亿元的共有5起 。
其中 , 翼鸥教育在今年先后斩获两笔融资 。 7月15日 , SaaS服务商翼鸥教育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 投资方为渶策资本 。
翼鸥教育成立于2014年 , 致力于开发服务教育领域的在线直播系统 , 旗下核心产品ClassIn在疫情期间得到业内关注 。 该轮融资后 , 翼鸥教育表示 , 将在SaaS版本的ClassIn基础上 , 陆续向行业开放PaaS服务、LMS(学习管理系统) , 并建设内容平台 , 为学校和机构的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提供技术支持 。
而今年11月20日 , 翼鸥教育再次宣布完成2.65亿美元C轮融资 , 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 , 腾讯、SIG、渶策资本和高成资本跟投 。 据悉 , 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教育底层技术的积累和研发 , 进一步推进教育OMO战略 , 助力教育信息化 。 而这笔融资也创下了今年该赛道单笔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 。
作为一站式视频技术服务商 , 百家云于9月18日宣布 , 已于近期完成了1.78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 本轮融资由金浦投资领投 , 青蓝资本、国科嘉和、厚德前海跟投 。
而在该轮融资公布的仅一个月后 , 10月21日 , 百家云再次宣布获得9300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 此次融资由达晨财智领投 , 老股东金浦投资、邦盛资本、青蓝资本跟投 。
据悉 , 百家云成立于2017年 , 主要给以教育机构为主的客户提供一站式视频SaaS服务 。 主要产品包括大小班直播课、云点播、双师课堂、网校、企业直播、企业内训、视频会议等 , 此外 , 近年以来 , 百家云还在社群营销、视频AI识别、智慧课堂、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积极布局 。
而在业务方面 , 百家云表示 , 除了继续服务中腰部及以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外 , 还将布局公立校市场 。 百家云方面认为:疫情之前 , 公立校因为不需要异地扩张 , 因此学校需求更集中于信息系统硬件设备 , 而对在线教学系统不够重视 。 疫情让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者 , 到老师、学生、家长都近距离体验到互联网教育的新技术场景 。 因此 , 迎来了公立校加速教育信息化、布局在线教育的重要转折点 。
这一发展脉络也得到了赛道内其他玩家的认可 , 声网Agora教育行业产品负责人仇媛媛就曾表示 , 疫情拓宽了在线教育行业的市场空间 , 数家教育SaaS公司推出的产品各具特色 , 这本质上是技术赋能者的发展机遇 , 各家公司在竞争中协同发展 。
对于未来路径 , 仇媛媛也表示 , 疫情也加速了体制内对于在线教育的认可 , 而实时互动的应用已经从教学过程延伸到教育的全生命周期链路 , 比如从招生到毕业考试整个过程 , 其中都会产生很多创新的场景 , 例如在线升学面试、空中双选会、云监考等 。
结语
纵观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各赛道的融资和发展脉络 , 我们可以发现 , 资本已经开始明显向各赛道头部玩家聚集 , 马太效应尽显 。 这与今年各家投资机构对于风险把控趋严有关 , 同时也是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品牌、口碑和教学效果更好的头部公司的结果 。
但头部教育机构聚集融资 , 实际上会进一步挤压中腰部机构的发展空间 , 如何能够树立自身独特优势 , 突破头部机构的天花板 , 得到资本青睐 , 将会成为在疫情常态化之后 , 中腰部机构能够实现长期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
另外 , 手握重金的头部机构 , 也在面临规模和盈利的十字路口 。 借助疫情期间下沉市场需求增量的红利 , 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有了进一步增长 , 也更接近“开疆拓土”的市场天花板 。 教育行业竞争拼到最后还会是“内容为王” , 修炼内功 , 能够提升和维持高留存率 , 或许才是取胜之道 。
【|在线教育融资2020:除了资本青睐的独角兽,仅剩沉默的大多数】(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平板|小新 Pad Pro 2020 平板开启 OTA7 ZUI 13 灰度推送
- 国际|2020年我国产出卓越科技论文46万余篇
- 排名|2020年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 上升2位
- 最新消息|印度创企2021年获360亿美元投资 比2020年增长2倍
- 未来|汾酒荣获2020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两项殊荣
- 成长|2021数字化服务创新企业|平均融资4.1亿,企业总估值近1800亿
- 辅助|拿到近10亿元融资后,毫末智行想让产品3年覆盖100万台车
- the|美国疾控中心公布2020年十大死因:心脏病排名第一 癌症第二
- 最新消息|商汤科技公开招股融资超13亿港元 仅为首次招股的四成左右
- the|CDC: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缩短近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