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中外科学家实现高维量子纠缠态最优检测
据新华社电 近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子竹、奥地利科学院博士高小钦等中外科学家合作 ,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高维量子纠缠态的最优检测 。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发表该成果 。
量子的纠缠特性是实现量子信息应用的核心资源之一 , 如何制备和检测量子纠缠 , 是量子科研的重要任务 。 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量子态层析技术 , 但随着系统维度数和粒子数的增加 , 这种方法消耗的资源会指数级增长 , 不具备可扩展性 。
为解决高维纠缠检测这一难题 , 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曾利用基于保真度的纠缠目击方法 , 实现对三十二维的两体最大纠缠态的检测 。 但对于常见的非最大高维纠缠态 , 这种方法并不适合 。
【量子|中外科学家实现高维量子纠缠态最优检测】近期 , 他们与合作者提出一种适用于所有两体量子纠缠态的最优检测方法 。 所谓最优检测 , 是指在任意给定态和测量基的情况下 , 所采用的方法能给出最紧的纠缠态边界 , 区分目标态纠缠的能力是否最强 。
实验结果表明 , 对于三维或四维的量子纠缠态 , 新方法只需采用3组测量基即可实现认证 。
据悉 , 这一成果解决了两体高维纠缠态的检测问题 , 为实现各种高维量子信息过程和研究量子物理问题打下重要基础 。 采访人员徐海涛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量子|百度量子平台2.0重磅发布!推动构建量子计算领域繁荣生态
- IT|牛津大学科学家:omicron造成的疾病跟一年前新冠病毒“不一样”
- 网络|深圳高交会上“大咖”开讲,对量子计算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
- IT|科学家预计这波奥密克戎感染浪潮将在1月见顶
- 辅助|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变成创业者,最不能改的就是「求真」
- 技术|量子通信 开创电力通信安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