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各国加大力度保护隐私!当数据不再唾手可得,企业如何破局?

近年来 ,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日益广泛 , 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 , 各国针对数据隐私保护陆续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 , 如美国加州的《消费者隐私法》和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 。 这无疑令企业在收集并使用客户信息时遭遇诸多阻碍 。
今年4月 , 苹果推出了新的隐私政策 , 每当用户打开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时 , 系统将强制性地询问用户是否同意“被跟踪” 。
移动应用分析提供商Flurry表示 , 美国用户在遇到隐私提示时选择“跟踪”的几率仅为18% 。
改变数据收集模式
客户数据不仅有助于在线广告的定位 , 还可以让品牌进行精准的个性化营销 。 对亚马逊、脸书、谷歌等科技巨头来说 , 数据就是源源不断的黄油面包 。 而苹果的举动 , 无疑在行业内设立了一个标杆 , 恐迫使其他企业跟进 。 对于品牌方来说 , 现在斥巨资在脸书、谷歌等平台上进行营销已经变成了一件不确定的事情 。
对此 , 脸书抨击道 , 苹果的举措不但殃及其他公司 , 还影响了苹果自己的销售增长 。
但并非所有的科技巨头都拒绝改变 。
曾在多国遭遇反垄断调查的谷歌表示 ,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 , 该公司计划将在2023年底 , 在其浏览器“Chrome”中直接去除掉cookie插件 。
所谓cookie , 是安插在浏览器中的插件 , 其中包含有关手机用户的在线行为信息 , 通过这些信息 , 可以完全复刻出用户所有的行为习惯:平时访问什么购物软件?通常会购买什么产品?消费行为是怎样?掌握这些信息的人 , 就如同掌握了财富密码 。
谷歌广告隐私和信任产品管理总监大卫·特姆金(David Temkin)表示 , 失去了数据的加持 , 广告和营销部门现在亟需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与客户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 这在隐私至上的世界里变得更为重要了 。
(3个月前 , 聊天软件whats app被欧盟罚款2.67亿美元 。 根据GDPR , 欧盟的数据保护机构可以对公司处以最高2000万欧元的罚款 。 自GDPR于2018年5月生效以来 , 欧盟已经发出了800多份罚款 。 今年夏天 , 亚马逊因为cookie的不当使用被罚7.46亿欧元 。 )
一些企业正积极开拓了新的策略 , 考虑说服用户主动交出数据 。 这些举措听上去比从前复杂许多 , 人力成本也更加高昂 , 例如实施一系列的忠诚度计划、抽奖活动、时事通讯、测验、民意调查和二维码……
聚焦于牛油果产品的营销公司Avocados From Mexico就是“探索者”的一员 。 该公司目前鼓励客户提交订单收据 , 作为回报 , 客户可以获得以牛油果为主题的运动服装 。 该公司还举办社交活动 , 在来宾进入大门的时候 , 需要扫描二维码 , 输入他们的姓名、生日、电子邮件和电话号码等信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