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取快递被说成“出轨了” “正文全靠编”式造谣当休

_原题是:取快递被说成“出轨了” , “正文全靠编”式造谣当休
■?来论
这样的“开局一张图 , 正文全靠编”式的涉性谣言 , 岂是一句“闹着玩”就能撇清的?
在当下不少聊天群内 , 常能看到各种“小三逼宫”“少妇出轨”“妻子捉奸”类传言 , 其标配就是一段小视频+几张聊天截图 , 这让一些人吃瓜吃到撑 。 但这也很可能是“开篇一张图 , 正文全靠编” 。
就在这两天 , 一则题为“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 , 编造者拒赔偿:只是闹着玩”的报道 , 上了热搜 。
据报道 , 今年7月7日 , 在杭州工作的吴女士取快递时被人偷拍 , 之后网上就出现了跟她有关的视频和聊天截图 , 她也成了独自在家带孩子的“小富婆” , 是两次主动勾引快递小哥偷情的“少妇” 。
“香艳剧情”瞬间发酵 , 从她所在小区业主到其领导、同事、朋友都在议论 , 还有国外网友发来信息骂她 , 她因此被公司劝退 , 身体处于“抑郁状态” 。 最终造谣者郎某和何某被行政拘留9日 。 但编造者将其12万元索赔称作“狮子大开口” , 说自己拍视频编故事“只是闹着玩” 。
【新京报|取快递被说成“出轨了” “正文全靠编”式造谣当休】先是偷拍 , 接着“少妇出轨”的剧情迅速安排上 , 也算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涉谣场景 。 而把真人编排进桃色情节里 , 罔顾其负面影响与伤害 , 只能用“下作”二字形容 。 在编造者看来 , 这或许只是为了满足其恶趣味——既满足了自己的偷窥欲 , 还有种“导演”成功的快感 , 但其本质就是作恶 。
考虑到涉性谣言的社会冲击力 , 这无异于对无辜者的一次暴击 。 在此事中 , 受害者就俨然遭遇了“社会性死亡”——丢了工作 , 遭到指点 , 人也抑郁 。 可在此情形下 , 编造者仍说出“只是闹着玩”的话——即便已经被拘留了9天 , 这未免有些“理不直气也壮” , 也颇显无知 。
毕竟 , “闹着玩”也该有边界意识 , 越了界逾了矩的“闹着玩” , 就是在践踏法律、侵害权利 。
这样自己加戏还祸害他人 , 轻则涉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 和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 重则涉嫌诽谤罪——按照两高相关司法解释 , 明确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 具有“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 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 一旦该罪成立 , 侵权人将面临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罚 。
而其要承担的还不止于刑事和行政处罚 。 根据《侵权责任法》 , 郎某等人被行政拘留了数日 , 并不能抵消民事责任 , 还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侵权责任 。
在此事中 , 受害者已委托律师提起刑事自诉 , 请求法院以诽谤罪对造谣者追责 , 要求造谣者澄清事实 , 并道歉 , 承担她在这件事中造成的实际损失 。 个中的民事赔偿责任 , 显然不是一句“闹着玩”能撇清的 。
取个快递就被造谣成“出轨快递小哥” , 这样的“正文全靠编”式造谣 , 来得太容易 , 成本也太低 。 为此 , 只有让该担的责任一一落实 , 才能让此类恶趣味早点消停 。
□柳宇霆(法律学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