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开始 , 北京、上海地铁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 。 这意味着 , 无论是两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 , 到北京或上海乘坐地铁仅需下载一个APP , 使用自己更熟悉的程序即可 。
看上去只是两个APP间整合 , 但此举利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成熟稳定的技术方案和高效的协调组织 , 实现了两地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和票务共享 , 对进一步推动全国交通互联互通有着重要意义 , 为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互融共通起到积极示范效应 。
交通部门非常重视城市间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 。 2012年 , 国务院印发《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 , 提出要加快完善标准体系 , 逐步实现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
【一卡通|善用新技术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从实际操作情况看 , 各地区纷纷响应 , 通过试点合作进行推进 。 目前 , 全国已实现2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 覆盖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多个重点区域 。
城市公共交通由各地建设运营 , 其建设方式、收费标准、运营策略、补贴政策等不尽相同 。 在不同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实现一卡通行 , 需要统筹做好设备调试、费用分摊、优惠认定、收入结算等工作 , 有的还需要对此前发行的实体公交卡进行升级 , 程序比较复杂 。 因此 , 此前实体公交卡实现互联互通 , 多在省内城市间 , 或者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内部城市间 。
京沪地铁二维码互联互通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 , 再加上两地通过协商确立的“设备不改造、支付渠道本地化、优惠本地化以及账户和票款保障”原则 , 较好地解决了互联互通中存在的数据传输、设备互认等一系列问题 。 同时 , 不用下载新APP , 更方便用户 。 这些举措都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提供了借鉴 。
下一步 , 各地要在已有经验基础上 , 进一步运用好互联网技术 , 加快各地公共交通互联互通 , 解决相关堵点 , 提升群众的使用感受 。
要深化互联互通 , 做到一增一减 。 增的是覆盖面 , 要让更多的城市加入到互联互通中来 , 业务领域也要从公交、地铁向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轮渡、城乡客运、市郊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拓展;减的是程序 , 要让群众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享受到最大的便利 。
要用好技术手段 。 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技术突破跨区域兼容等难题 , 加快实现互联互通 , 同时做好技术维护 , 减少故障率 , 提高群众使用的信心和热情;另一方面 , 也要运用大数据等手段 , 为用户提供路线规划、交通指引等服务 , 让对新城市不熟悉的群众出行更方便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齐 慧)
推荐阅读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机器人|光明科学城成为高新技术成果最佳集聚地
- 科技|cippe2022北京石油展“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火热报名中
- 人物|迪士尼前CEO伊格尔:要善用科技去讲成功的故事
- 有色金属|探寻新材料产业新技术、新理念、新思路,这场论坛信息量满满!
- 技术|听花生津白酒:将多学科最新技术成果带入白酒业
- Meta|卡马克谈下一代Quest高端规格:一些新技术都可实现,但成本太高
- 索尼|小米 12 前置相机大升级:3200 万像素,像素级肌肤焕新技术加持
- 动态|安卓唯一!小米12 Pro曝光全新技术,足以抗衡iPhone 13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