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国内首颗无机取向LCOS芯片量产 能否打破日美在微显示领域垄断?

每经采访人员:刘玲 每经编辑:陈俊杰
12月4日下午 , *ST晨鑫(002447 , SZ)在“芯格局 显未来”显示领域智慧论坛上宣布 , 旗下子公司上海慧新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新辰)研发的国内首颗(无机取向)QHD微显LCOS芯片 , 实现了从样品到量产的跨越 , 像素密度也从4300PPI提升到了6000PPI 。
一直以来 , 微显示领域主要被美国IT、日本Sony等国外大公司垄断 。 “比如说近两年比较火的极米投影仪 , 他们的显示芯片主要是从美国IT公司采购的 , 因为技术的垄断 , 他们有很高的议价权 , 极米的老总也说担心哪天再贵都不卖了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纬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郑纬民还表示 , 慧新辰的无机取向QHD微显LCOS芯片实现量产 , 一些产品就可以实现替代 。 不过 , 慧新辰的芯片目前跟IT公司和Sony公司的还有点差距 , 真正完全打破日美垄断 , 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实现指标的追赶 。
“宅经济”带火了投影仪
据了解 , 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芯片是一种将液晶技术与CMOS技术结合 , 以光相位调制为核心的光控制芯片 , 是投影类、AR/VR、5G通信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核心芯片 , 其终端应用产品包括传统投影机、智能投影机、便携式投影机、激光电视、AR/VR眼镜等 。
在LCOS芯片适用的产品中 , 投影仪可谓是近两年被热捧的电子产品 。 对比其他影视电器 , 投影仪的观影体验以及百寸超大画面越来越受人们喜爱 。 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 , 投影仪爆发性增长 。
近日 , 央视也报道了“宅经济”带来投影仪销量增长 , 京东销量同比超过150% 。 另据洛图科技最新报告 , 智能家用投影产品继上半年保持销量增长7%之后 , 进入下半年依然还在保持增长 。 在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量为78.3万台 , 同比增长30% 。
如今不只是国内 , 国外家用投影仪产品需求也迎来大爆发 。 业内人士预计 , 今年家用投影仪行业市场的市场规模 , 全球大概能到1400万-1500万台 , 而在去年整个市场大概在750万-800万之间 。
市场规模爆发的同时 , 国内的投影仪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如今国内市场上已经有近百个投影仪品牌 。 除了索尼、爱普生、明基等国外大牌 , 还有极米、坚果、小米等头部国产品牌 。 此前的中国投影市场一直被爱普生“霸榜”多年 , 而在2018年 , 后起之秀的极米超越爱普生成为国内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
不过 , 微显示芯片作为投影设备的核心 , 一直被美国IT、日本Sony等国外大公司垄断 。 国产投影仪品牌虽然在销量上奔跑前进 , 但始终被日美企业扼住发展的喉咙 。 今年5月初 , “投影仪一哥”极米科技递交招股书 , 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 但是交表以来 , 外界就一直争论其是否有核心技术以及低利润率的问题 。
能否打破日美垄断?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投影设备照明显示技术主要包括3LCD/LCD、DLP及LCOS三种技术方案 。
第一种3LCD投影技术 , 相对于单DLP投影技术 , 在色彩上有更好的表现力 , 但是在亮度和3D效果上是弱点 。 第二种DLP投影技术 , 在亮度和3D成像方面表现出色 , 但是在色彩表现力方面存在缺陷 。
而第三种LCOS技术 , 就是上文提到的慧新辰研发的国内首颗(无机取向)QHD微显LCOS芯片采用的技术 。 该技术是基于成熟的LCD和DLP投影技术结合应用成熟的硅基板上CMOS技术 , 具有芯片集成度高、分辨率高、高光效率和高对比度以及适用大尺寸显示产品等优势 , 但价格昂贵 , 体积也最大 。
不过 , 郑纬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一直以来微显示领域主要被美国IT、日本Sony等国外大公司垄断 。 “微显示芯片跟一般的嵌入式芯片不太一样 , 是用来控制显示器的 , 国内做这一类芯片的公司比较少 , 所以完全自主做起来的难度很大 , 同时门槛高也代表着未来有很大的市场 。 ”
郑纬民还以极米科技为例 , 称极米投影仪的显示芯片主要是从美国IT公司采购的 , 因为美国IT技术的垄断 , 他们具有很高的议价权 , “极米的老总也说担心哪天再贵都不卖了 , 所以慧新辰研发并量产了国产的LCOS , 极米科技也非常关注 。 ”
对于目前是否考虑购买慧新辰LCOS芯片以替代美国IT芯片这一问题 , 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一直在关注慧新辰LCOS芯片 , 芯片量产后 , 极米正在对其LCOS芯片进行测试 。
对于此次发布的 LCOS芯片 , 慧新辰总经理李鲲向采访人员表示 , 芯片像素密度从4300PPI提升到了6000PPI , 是高可靠性、兼容性及差异化的新选择 。 郑纬民则称 , 慧新辰的无机取向QHD微显LCOS芯片实现量产 , 可以让国内一些产品实现部分替代 。 不过目前跟IT公司和Sony公司的芯片仍有差距 , 真正完全打破日美垄断 , 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实现各项指标的追赶 。
【垄断|国内首颗无机取向LCOS芯片量产 能否打破日美在微显示领域垄断?】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