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元宇宙图鉴( 三 )


所以游戏业的特色元宇宙 , 就是在现有多平台、多市场、多品类 , 配合赛事、衍生品、线下活动的盈利模式之上 , 让游戏利用元宇宙的技术去成为一个新场景 , 并进入别的场景 。
作为场景 , 已有的如MC里的毕业典礼、《逆水寒》开会或者《堡垒之夜》里开演唱会、发布会等等 , 想占用户更多时间 , 吸收更多人 , 一方面要升级交互技术 , 比如AR、VR;同时 , 要保证新交互形式、内容的流畅体验 , 也就是升级算力 。

|国产元宇宙图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玩家在《我的世界》中举办毕业典礼
另外一种形式 , 是作为创造场景 。《MC》《迷你世界》和代码乾坤的《重启世界》都在这一范畴内 , 标准再降低一点 , 《穿越火线》《王者荣耀》的地图创意工具也是 。

|国产元宇宙图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代码乾坤的《重启世界》 , 玩家可以在平台上开发游戏、体验别人的游戏
这种模式通过提供工具和用户群 , 让专业玩家做游戏内容的部分生产 , 让他们获利 。但受制于国内版号政策 , 和各游戏平台本身的扶持力度 , 这些UGC内容很少有能真正成为“产品”的 , 这种模式的主要价值也只在聚集开发者、保持游戏更新、做IP衍生内容积累几个方面 。
此外 , 游戏也希望借助元宇宙的技术进入其他场景 。
过去几个月 , 腾讯已经申请了“和平精英元宇宙”、“王者元宇宙”、“绿洲元宇宙”等数十个游戏名+元宇宙的商标 , 官方并未公布这些商标代表的业务方向 , 但没否认会往影视、衍生品、线下乐园、演出一类的方向上做 。比起“元宇宙” , 这些动向更像是要给游戏IP做一个经纪公司 , 带它去其他场景、市场里赚钱 , 本质上来看和之前的泛娱乐、新文创没什么区别 。
如今的从业者普遍认为 , 游戏需要的元宇宙应该是在新基建之上 , 用新技术实现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
尽管有不少人觉得游戏是最有可能做出元宇宙、做好元宇宙的行业 , 但现实是 , 元宇宙这个大概念是先有算力和显示基础 , 才能有内容爆发 , 单纯的游戏公司不太容易做到 。
就算元宇宙真是“未来” , 这个“未来”也铁定不会交给只做游戏的人来做 , 在于缺少算力打底 , 也在于某些懂的都懂的原因 。
医疗和零售:新技术解决老问题
元宇宙目前还没解决什么问题 , 但元宇宙的几个主要技术可以 。这块儿 , 医疗和零售业都有了想法和案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