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序言:
11月28日 , 夜幕降临上海 , 游轮“翡翠公主号”满载一批《剑灵》玩家 , 沿着外滩环游 ,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 为《剑灵》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7周年线下生日派对 。

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线下生日派对之外 , 还有更多的玩家 , 藉由《剑灵》七周年全新版本“冰雪七缘”、剑灵火箭区代言人张碧晨献唱《以剑为期》的到来 , 在线上互相倾诉与《剑灵》结缘、相伴的故事 。
原来 , 《剑灵》七年了 。
我不禁想问:这样一款7岁“高龄”的端游 , 为何还能展现出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
1.找准一类人 , 谈一场长久的恋爱
就游戏而言 , 许多人认同 , 流量是根基 , 用户规模总是多多益善 。
《剑灵》运营经理张雪梨却持不同观点:“玩家 , 从来都不是报表上的一个数字 , 而是一位要长久恋爱的对象 。因此 , 于《剑灵》而言 , 我们会瞄准符合细分领域市场的用户 , 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个性喜好 , 定向做研发、内容 , 专一且长久的为他们打造生态 , 让他们能长久的和产品玩乐在一起 。”

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此 , 《剑灵》不惜做“选择题” 。
寻常项目中 , 官方团队会根据测试不断调优 , 同品质情况下 , 拼的都是硬桥硬马的细节功夫 , 比如某个节点用户流失明显 , 修改没商量 。《剑灵》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 负责人告诉我们 , 《剑灵》的策划和运营们往往会保留甚至刻意做一些“卡点” , 一方面达到筛选用户的目的 , 另一方面在心理和游戏体验上提供更丰富的感知 。
如此运营逻辑 , 不仅帮助《剑灵》稳稳运营七年之久 , 其实还有一套内部严丝合缝的理论支撑 , 负责人并不把做游戏等同于“做产品” , 而是视作“与玩家之间的情感纽带”——形象些说 , 恋爱时 , 你得时不时“耍点小脾气” , 万事随用户心意 , 用户反而会觉得没意思 。
《剑灵》团队也因此总结出了一套生存哲学:找准一类人 , 谈一场长久的恋爱 。
为何会有如此感悟 , 负责人从《剑灵》的发展脉络 , 更详细地剖析了这一“学说” 。

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4年国服上线时 , 《剑灵》与当时主流的3DMMO产品存在一定的“时代差” , 用流行的话来说便是“次世代”、“降维打击” 。最早 , 《剑灵》显著的特征是玩家口中戏谑的“油腻师姐”画风 , 因此团队也积极抓住这一点 , 无论产品或是运营 , 都围绕画风亮点呈现 , 以期最大化吸引用户 。
但团队也意识到 , MMO用户大盘有限 , 真正核心的用户不会像最初吸引进来的那么大 , 《剑灵》唯有回归到核心玩家 , 围绕这类玩家做持续精耕 , 才能形成长线运营 。
最终 , 通过内部统计分析 , 《剑灵》以玩家为中心 , 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
2.顺应玩家需求做研发 , 快速应变造就《剑灵》七年活力依旧
团队干的最大的一件事 , 在GameLook看来可能是直接给《剑灵》换了一套基因 。
负责人回忆 , 尽管《剑灵》拥有许多MMO元素 , 如职业、副本等等 , 但早期韩国开发商NCsoft其实是把《剑灵》当成动作竞技类游戏来做的 , 最初的底层设计也建立在动作竞技类基础之上 。
通过与对方的不断沟通 , 中韩双方团队才逐渐达成了做MMO的共识 。不过 , MMO的大厦并非一天建成 , 同时也并非建成之后便可高枕无忧 , 而是还有后续的“装修”和“物业”工作要做 。
职业觉醒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在底层设计转向MMO后 , 《剑灵》并没有抛弃最早的动作属性优势 。负责人坦承 , 4年前市面上MMO大作陆续出现 , 对《剑灵》造成很大冲击 , 此时团队回过头思考《剑灵》当年吸引用户的点是什么 , 提炼出“动作和打击感”之后 , 《剑灵》于2018年推出了职业觉醒 , 并持续推出更新 。

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与常见的MMO不同 , 《剑灵》职业觉醒不只是单纯的增幅 , 更试水了职业分支概念 , 通过不同分支的不同玩法风格侧重 , 主张赋予玩家千人千面的新鲜感 。同时 , 趁此机会《剑灵》也对游戏内的美术与操作、动作与打击感进行了升级 , 在回归游戏动作本质吸引力的同时 , 在每个阶段吸引用户 。
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团队把这一进化过程形容为“长期的博弈过程” , 因为这些举措并非某个人拍脑袋决定 , 而是团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与玩家面对面的交流 , 和内部持之以恒的试错等逐渐积累起来达成的 。
所以《剑灵》走到今天不只是认准“MMO核心用户”的较真 , 还有紧跟用户需求的灵巧 。今年七周年版本推出的“火箭区”也是如此 , 在负责人看来 , “火箭区”是能代表“《剑灵》实际上一直在变”的事物 。

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火箭区”诞生的大背景是手游的统治地位稳固 , 以及疫情强势的冲击 , 用户使用时间碎片化 , “火箭区”则通过60级直升券、免费领取百万秒伤起步装备 , 以及“火箭大神养成路”等 , 使游戏整体体验由重度朝轻度转变 , 以紧跟时代变化 。而在过去 , 《剑灵》也在游戏中增加了一系列中轻度玩法 , 以适应中国玩家的需求 。
3.做手游也是做“内容” , 优质内容赢得玩家情感羁绊
说起《剑灵》的七年长生秘诀 , 《剑灵》运营经理张雪梨认为:“如果在产品侧的关键词是和「核心用户」和 「应变」 , 那么在市场侧的关键词便是「核心用户」和 「情感」 。”
虽然是一款7年的游戏 , 但现在大家聊起《剑灵》 , 依然是很多年轻人在玩 , 依然是代表着当代时尚潮流的风向 。

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7年依旧年轻 , 得益于团队“放平心态慢慢耕耘”的IP打造思路 。这些年来 , 《剑灵》在IP层面进行了相当广泛的尝试 , 漫画、动画、歌曲、小说等等 , 从广度和深度两大层面 , 涵盖了IP衍生的方方面面 , 也带动了官方UGC平台灵芝圈的繁荣 。
魔鬼藏在细节中 。每一次IP衍生 , 团队都会将目标集中在某个点上 , 即在“用户的感情中打上了一些烙印” , 营造相应记忆点 。如早期《剑灵》关注剧情 , 因此游戏剧情、漫画和动画主要承载了搭建起IP框架的作用 , 而为了使玩家有清晰的认知 , 团队又创造出了“青春、潮流等感官系的名词符号” , 一直延续至今 。
“最早的火炮兰 , 到白青、咒术师 , 再到枪手与关晓彤的互动 , 再到最新与张碧晨的合作” , 负责人对《剑灵》创造的记忆点如数家珍 , “每一年会把玩家层面偏情感向的核心游戏玩法与市场潮流以及我们创造的理念结合 , 让玩家感受到 , 这是《剑灵》独有的品牌烙印的同时 , 每年都有新的东西刷新IP的认知与感官” 。
奇妙的缘分其实也令参加这次游外滩的Coser感慨万分:“七年前我亲手做过剑灵的cos服和法杖 , 想不到七点后我还会cos火炮兰 。”

剑灵|《剑灵》长生的秘诀:以玩家为中心,研发及内容耦合打造玩家生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负责人告诉GameLook , 不管是“火箭区”、18项福利、请6、7年的老玩家张碧晨做专区代言人唱主题曲、做音乐翻唱剪辑活动宣发、经营UGC内容平台灵芝圈……每一个市场侧微小的动作 , 都源于对核心用户的精细洞察 。
唯有始终向玩家呈现他们想要的内容 , 他们才会和你站在一起 , 和你产生情感羁绊 。
结语
《剑灵》做过很多内容 , 漫画、动画、主题曲 , 公益、UGC、职业觉醒、“火箭区”……它们有新有旧 , 有的还成了传统 , 但所有的都万变不离其宗:守住初心 , 紧跟变化 。
放眼未来 , 《剑灵》雄心勃勃也按部就班地筹备着更多 , 引擎升级、云游戏、动作和打击感二次升级 , 一切都充满未知和无穷的可能性 。如同过去一直所做的一样 , 《剑灵》总是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同步发力 , 时刻准备接力下一轮与玩家的“爱情长跑” 。
所以对于《剑灵》玩家来说 , 这七年不是端游时代 , 也不是手游时代 , 而是真正触动心扉的“剑灵时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