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 此次大赛吸引全球超过150个青年数字农业科创团队报名 , 其中有12支新锐队伍进入决赛 。 评审团则由六位全球跨学科、跨领域专家组成 , 并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副总干事Beth Bechdol担任评审团主席 。 这同时也是行业内 , 后疫情时代全球最大线上数字农业科创峰会 。
文章图片
▲北京时间12月5日晚间 , 决赛答辩以远程视频会议形式举行 , 12支队伍面向全球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团讲述成团背景及技术方案 。 (摄影:朱标)
经过激烈角逐 , 最终来自利比里亚和美国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的新型混合型创业项目”获得一等奖 , 来自中国的“数字化养蜂项目”和“Mi Terro-食物蛋白提取保鲜膜项目”获二等奖 , 来自西班牙、玻利维亚和乌干达的三支创业团队的数字化垂直种植项目、果蔬专供项目、食品电商项目获得三等奖 。
本次大赛旨在发现、加速和推广以青年为主导的创新商业模式、数字解决方案 , 释放粮食及农业领域创新潜力 , 以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对农产品上行带来的问题 。 这也是继“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之后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拼多多启动的又一支持数字农业青年科创的活动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副总干事Beth Bechdol女士表示 , 目前中国的数字农业应用于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 , “我们乐于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应尽己所能去推动国际一流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在全球落地应用 , 让更多小农户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农业科技变革 。 ”
12 支国际青年队伍参赛 , 探索全球数字农业创新
青年人参与的新农业 , 会有哪些不一样?
此次进入“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的12支青年队伍中 , 有5支队伍来自中国 , 7支队伍则来自尼日利亚、美国、玻利维亚、西班牙、孟加拉国、利比里亚/美国(合作)、乌干达等国家 , 共覆盖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等5个大洲 。
年轻人们也带来了充满独特创意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法——在中国陕西、湖南等地 , 有团队部署了智能蜂箱 , 用手机追踪蜜蜂轨迹;来自西班牙的团队 , 则利用远程数字遥控系统 , 在集装箱内种植草莓;美国的青年人研发出了智慧集装箱 , 为非洲提供水产养殖的数字化服务 。
来自西班牙的初创企业Vertical Green , 目标是为开箱即用的方式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 并以此方式针对未来几年将对食品生产和食品物流构成挑战的多重问题 。
Vertical Green创始人Carlos Repiso介绍说 , 他们正在为西班牙主要的草莓产区提供基于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新农业解决方案 。 “比如在草莓园区进行垂直种植 , 通过远程数字系统进行遥控 , 也可在集装箱内种植 , 解决了农产品丰收时期大量农产品集中运输的问题 。 ”
评审现场 , 来自中国的参赛项目“Mi Terro-食物蛋白提取保鲜膜”引起评委关注 。
该项目团队由企业家、材料博士、教授、化学家等组成 。 团队创始人罗伯特介绍说 , 他们拥有世界上第一项将变质、过期牛奶重新设计成塑料替代包装材料的技术 。 生产的薄膜比其他生物基材料便宜 , 同时提供与石油基塑料薄膜相似的质量 , “我们的成本比PVC材料便宜 , 可以广泛应用于时尚、医疗和包装行业” 。
浙江大学食物经济与农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卫龙宝介绍说 , 在北京时间12月5日晚间 , 参赛队伍以远程视频形式参与答辩 , 提交了数字农业的创新解决方案 , 并由评审团从创意、社会性、市场价值、可行性等多角度进行公正审定 。
最终 , 来自利比里亚和美国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的新型混合型创业项目”获得一等奖 , 来自中国的“数字化养蜂项目”和“Mi Terro-食物蛋白提取保鲜膜项目”获二等奖 , 来自西班牙、玻利维亚和乌干达的三支创业团队的数字化垂直种植项目、果蔬专供项目、食品电商项目获得三等奖 。
文章图片
【浙大|鼓励全球五大洲青年新锐投身数字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浙大携手拼多多启动“全球农创客大赛”】▲天府蜂谷团队的“数字化养蜂项目”获大赛二等奖 , 其在陕西、湖南等地 , 探索以蜂业智能蜂箱为突破口 , 实现蜂业蜂蜜单品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 。 (图片来源:天府蜂谷)
“我们很荣幸能够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浙江大学一起 , 助力更多青年人投入数字农业前沿 , 推动农产品的智慧生产和流通 , 这也是拼多多的社会责任所在 。 ”拼多多副总裁韩东原表示 , 此次比赛将结合三方优势 , 共同寻找并培养支持国内外优秀的农业创业者 。
“后疫情”下的“新农业” , 粮农组织、浙江大学和拼多多再牵手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 , 对世界各地的经济以及社会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 有数据显示 , 预计到2050年 , 世界人口数量将达到96亿 , 全球粮食产量须相应增长60% 。 与之相对应的是农产品需求大幅上升 , 而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和销售渠道却严重受挫 。
为此 , FAO、浙江大学联合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举办此次全球农创客大赛 , 这也是后疫情时代全球最大线上数字农业科创峰会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副总干事Beth Bechdol女士认为 , 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流通效率 , 如何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农业领域 , 是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 在这个背景下 , 大赛的意义非凡 。
值得注意的是 , 数字农业的跨学科、跨领域特征 , 决定了需要多方共同推动 。 就在此前 , FAO、浙江大学、拼多多已在基础科研领域 , 进行过多次紧密协作 。
文章图片
▲在“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比赛基地中 , 来自全球的青年科学家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策略实现自动化种植草莓 。 (摄影:木公)
今年5月 , 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技术指导下 , 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举办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 邀约全球顶尖选手 , 参与高原草莓AI种植挑战赛 , 探索一批有价值的“人机协同”草莓种植方案 , 并有望输出到国内更多草莓产区 。
就在今年1月疫情刚刚暴发之际 , 浙江大学便联合拼多多设立“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基金” , 由拼多多捐赠1亿元人民币 。 该基金资助科研项目104项 , 涵盖人工智能、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五大主攻方向 。
“与公共卫生一样 , 数字农业也是一门基础科学 , 需要持之以恒的硬投入 。 ”浙江大学食物经济与农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卫龙宝表示 , FAO、浙江大学、拼多多共同推动此次大赛 , 也进一步探索了农业领域“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应用 , 通过鼓励青年新锐的科技创新 , 共同帮助全球农民完善农业全产业链 。
目前 , 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 拼多多仍致力于帮助农民“卖得好”、让消费者“买得好” 。 就在2019年 , 拼多多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成交额超过了1364亿元 , 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500亿元 。
韩东原介绍说 , 拼多多对农产品全价值链和基础设施的合作保持高度关注 。 对于此次“全球农创客大赛”的获胜队伍 , 拼多多还将与其进一步沟通 , 探索将前沿技术应用带到中国农业产区的田间地头 , 为更多小农经营生产主体提供高性价比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