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曾被质疑的“蓝蓝组合”,合作一年后怎么样了?

全民摄影时代已然到来 。
一家名叫Rise Above Research的数码照片行业咨询公司估算 , 全世界在2020年拍摄的照片总数大约是1.12万亿 , 预测全世界在2021年将会拍摄将近1.4万亿张照片 , 2022年这个数字将会超过1.5万亿 , 2023年达到2.6万亿 。
伴随着以华为、vivo为代表的手机拍照能力迅速崛起 , 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 , 普通用户开始充分利用手机这一影像创作设备的便携性、即时性和在场性等优势 , 来记录、表达、分享这个时代和世界 。 据Rise Above Research估算 , 2020年大约89%的照片来自于智能手机 , 预计到2023年这个比例会提升到93% 。
为了让用户拍出好照片 , 厂商们做了哪些努力? 影像 , 是一种非常普世性的沟通语言 。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 , 除语言和文字之外 , 人们越来越喜欢用影像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 。 而手机作为当今主要的拍摄设备 , 手机影像功能自然成为了用户关注的重点 。 独立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艾瑞研究院公布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手机要素排行榜中 , “拍摄”远超处理器、人工智能、外观设计等功能 , 高居第一名 。

系列|曾被质疑的“蓝蓝组合”,合作一年后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实际上 , 早在洞察到人们有记录美好的长久需求后 , 手机厂商们便将影像作为了重点投入的方向 。
为尽可能缩小手机与相机之间的距离 , 手机厂商们在硬件、软件、芯片、算法、调教等领域发力 , 朝着多摄像头、全焦段和多功能方向全面发展 , 不断升级感光能力、不断精进防抖系统、不断探索夜景、人像和色彩 , 一时间 , 大像素、多摄像头、超广角、极夜自拍……在厂商们长期投入和高质输出下 , 人们获得了丰富的手机拍摄体验 。
当然 , 一味地追求像素、传感器等参数的领先并不是明智之举 , 为使普通摄像更加专业化、专业摄像更加人性化 , 一些睿智的手机厂商找到了光学厂商 , 希望借助光学厂商在自身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工艺经验 , 提升手机影像在光学层面的表现力 。
【系列|曾被质疑的“蓝蓝组合”,合作一年后怎么样了?】纵观手机市场发展的十几年时间里 , 手机厂商和光学厂商跨界合作的案例不在少数 。 从诺基亚与蔡司、摩托罗拉与柯达、摩托罗拉与哈苏、LG与施耐德 , 到华为与徕卡、vivo和蔡司、一加和哈苏……

系列|曾被质疑的“蓝蓝组合”,合作一年后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然而 , 不是每一桩合作都能见到开花结果的那天 , 因“挂名贴牌”的陷阱太多 , 导致大多数的喧嚣过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 在这么多桩跨界合作里 , 能够相互成就 , 成为一段佳话的只有极少数组合 。 比如华为与徕卡 , 借助传统顶级相机品牌徕卡的影像力 , 华为推出了P9系列、P20系列、P30系列等诸多惊艳之作 , 在提升手机用户拍摄体验的同时 , 也让华为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所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