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采访人员见证嫦娥五号不平凡的103小时
嫦娥五号任务被称为是目前为止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航天工程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经历了嫦娥一号到五号 , 他说 , 嫦五到目前的表现可以打100分 。 而说到嫦五任务的难度 , 叶院士这么说 , 难度就在从采样、起飞上升、交会对接到带着样品返回 , 都没干过 。 我们通过直播见证了这诸多第一步的迈出 。 而那些和嫦娥五号朝夕相处的航天人 , 那些直接遥控嫦娥五号迈出一个个第一步的航天人 , 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如何看待这些第一步?总台央视采访人员在现场记录下了嫦娥五号迈出三个第一步的103个小时 。
2020年12月1日23时
探测器即将进行月面着陆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崔霞: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大厅 , 那么今天对于嫦娥五号任务来说 , 它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去完成 , 它要下降到月球的表面 , 开始它的自动采样的工作 , 也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挖土” , 那么我也会在现场和大家一起来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
探测器月面着陆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崔霞:掌声告诉我们嫦娥五号的着上组合体已经成功的着陆在月面 , 这是中国的航天器第三次降落月球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 北京总调度 刘建刚:一直想当嫦娥五号任务总调度 , 也是感觉自己付出了好几年的努力 , 有一个好像开花结果的这么一个感觉了 。
整个落月过程堪称完美 。 和刘建刚一样牵挂嫦娥五号的还有这些年一直陪着它成长的老航天人 。 在这里 , 我也见到了从嫦娥一号任务那天起 , 就一直陪伴它长大的叶培建院士 。 他给嫦娥五号落月打了个满分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到现在可以打100分了 , 下面从现在开始钻取、表取、起飞、上升都是没做过的 。
采访人员:您觉得嫦娥五号这次的任务难点在哪?我看刚才的下降我看非常的平稳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难点就在今后 。 采样没干过 , 起飞上升没干过 , 交会对接就没有干过 , 带着样品返回没干过 。
2020年12月2日凌晨3点
探测器开始钻取
【任务|记者见证嫦娥五号不平凡的103小时】2020年12月2日凌晨4点53分
探测器钻取完成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崔霞:现在已经是到12月2日了 , 嫦娥五号在今天的凌晨已经完成了钻取的工作 。 我所进来的大厅叫做遥操作厅 , 就是嫦娥五号在月球上面的所有的操作的动作都是由这里来遥控指挥发出指令的 , 我们去寻找一个一直从昨天晚上开始坚守在个岗位上的航天人 。
于天一是我在北京航天城认识的一个新朋友 。 嫦娥五号月表采样是通过机械臂来完成的 , 远在38万公里外的嫦娥五号怎么能收到相关指令 , 用机械臂来进行采样工作呢?这就需要在地面有一套遥控操作系统 , 于天一团队就是负责这套系统的人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型号副总师 于天一:这是我们嫦娥五号实时下传的监视相机的图像 。 从这里面可以看到 , 我们已经做了三次的采样 , 这是第一次采样留下的痕迹 , 第二次采样 , 第三次采样的痕迹 。我们觉得确实也是感觉挺骄傲的 ,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开挖掘机的 , 但是这也算是我们能够在月球上真的刨到的几捧土 , 并且能把它们带回来 。
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
嫦娥五号月面起飞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崔霞: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上升器从月面起飞的画面 , 非常的漂亮 。
2020年12月6日凌晨5点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崔霞:今天对于嫦娥五号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 此前它在完成钻取和表取之后 , 上升器已经顺利地从月面起飞 , 接下来它将和在月球轨道等待它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来完成交会对接 。 在38万公里的月球进行无人的交会对接 , 这在中国的航天史上是第一次 , 在世界的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 。
2020年12月6日5时42分
上升器成功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
2020年12月6日6时12分
样品安全转移至返回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培建:今天嫦娥五号的样品转移 , 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 轨道器返回器的组合 , 和上升器的交会对接也是世界第一次 。 我认为今天非常漂亮 , 超出我的预料 。我前几天写了一首诗 , 网上传她叫五姑娘 , 因为从大姑娘开始 , 我就开始送她出嫁 , 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 , 当然五姑娘和她们都有一个不一样 , 她是要回来的 , 我们会等五姑娘回来的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北京总调度 刘建刚:祝福返回器平安回家 , 我在北京等你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型号副总师于天一:返回器 , 我们地球见!
责任编辑:周珊珊(EK006)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机器人:不止重复性任务 或能成人类朋友
- 恒星|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长三乙火箭|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 Windows|第三方软件让你实现Windows 11任务栏拖拽操作
- 火星任务|参考封面 | 2021,应对重大挑战的一年
- 通信|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 信息|我国成功发射天绘 4 卫星,用于地理信息测绘等任务
- 技术|嫁接香蕉:“不可能任务”完成!
- 国际|国家卫健委就《“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答每经记者问:着力发展国际领先的性智慧医疗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