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任务|参考封面 | 2021,应对重大挑战的一年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2月25日发表一期题为《2021年 , 我们在抗击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方面都取得切实进展》的文章 , 全文摘编如下:
“应对重大挑战的一年” 。 过去12个月 , 两大挑战占据主导地位:一是应对持续不断的新冠疫情 , 另一是努力缓解气候变化 。 而我们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
【火星任务|参考封面 | 2021,应对重大挑战的一年】当然 , 过去一年中不只有疫情和环境危机 。 太空探索仍是人类雄心的壮阔前沿 。 我们一如既往地向这种聪明才智致以敬意 。 考虑到我们为地球制造的麻烦 , 不仅应关注太空商业探索和开发带来的进步 , 还应关注其带来的挑战 , 例如拟建的超大卫星星座可能造成光污染和太空垃圾风险 。
整个世界 , 无论是眼前还是远方 , 仍是奇迹的源泉 。 如果过去一年能教会我们什么 , 那就是有理由保持理性乐观 。 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存在的 , 为全人类打造更美好、更健康的世界也是可行的 , 但这只有在科学指引下 , 携手找到共同方案才能实现 。
新冠疫苗:现代医药正反两面
2021年疫苗接种的非凡速度同时反映出现代医药领域最好和最坏的一面 。 据估算过去12个月接种的疫苗总量近80亿剂 。 但疫苗并非平均分配 。 尽管高收入国家的很多人在圣诞节前共接种三针疫苗 , 低收入国家只有5%的人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接种至少一针 。
富裕国家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帮助低收入国家的行动进展缓慢 , 部分要归咎于高收入国家为自己囤积了太多疫苗 , 同时要归咎于印度的出口禁令 , 禁令叫停了印度一家大型生产商的对外供应 。
与此同时 , 在供应充足的高收入国家 , 少数人仍拒绝接种疫苗 , 主要是对副作用抱有错误认知 。 这助推了病毒的社区传播 , 让很多虽然已经接种疫苗 , 但由于年龄问题或健康不佳而仍然易感的人群面临生命危险 。
火星任务:“红色星球”拼图清晰
2021年2月的短短10天内先后执行了三次火星任务 。 首先是阿联酋的“希望”号 , 于2月9日进入火星轨道 。 紧接着 , 中国的天问一号2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 。 天问一号是雄心勃勃的项目 , 携带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 。 此后三个月一直在调试设备以及确认着陆点没有障碍 , 随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分离 。 5月14日祝融号火星车抵达火星表面 ,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巡视器着陆火星的国家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毅力”号于2月18日第三个抵达火星 。 “毅力”号发现了似乎因为和水接触而发生改变的火山岩 , 让人们认识到着陆点曾被古代湖泊覆盖;祝融号为火星地表拍摄了很多照片;而“希望”号拍摄到火星极光 , 看到火星大气中出人意料的结构 。 因为这三次火星任务 , 拼图碎片变得越来越多 , 每一片都带着一整套问题 。 但随着碎片增多 , “红色星球”的图景也越发清晰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