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投后企业动态 | 「罗岛纳米」瞄准万亿级基因检测


瞄准|投后企业动态 | 「罗岛纳米」瞄准万亿级基因检测
文章图片

罗岛纳米是Plug and Play中国投资的早期生物医疗科技项目 , 创始人凌新生教授于国内首创第四代固态纳米孔测序仪 。 近日 , 罗岛纳米成功研发出基于固态纳米孔的DNA测序原理机 , 也已具备小规模量产的能力 , 计划开展A轮融资 。

过去十年间 , 基因检测技术已经给社会带来突飞猛进的变化 —— 以华大基因与贝瑞和康为典型的无创产前诊断技术 , 帮助中国家庭孕育出更加健康的生命;以燃石医学为代表的肿瘤基因检测 , 让人们在重大疾病初期及时“扫雷” 。 这项前沿科技 , 获益于大幅下降的成本 , 正加速普及 。
「罗岛纳米」 , 作为Plug and Play 中国的投后项目 , 正在瞄准产业链最上游的测序技术和测序仪器 。 对比行业竞品 , 罗岛纳米最大的特点是专注于固态纳米孔测序技术 。 固态纳米孔测序是测序领域公认的最新一代技术 , 区别于以Oxford为代表的三代蛋白纳米孔测序技术路线 , 通常被称作第四代测序技术 。 因技术门槛高 , 市面上能做固态纳米孔测序的企业非常稀少 。
「罗岛纳米」固态纳米孔测序的优势是 , 可以克服分子热运动 , 在发挥长度长(大于1Mbp)优势的同时 , 兼具了高准确率(99.99%) 。 固态孔具备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 , 可重复使用;半导体工艺制备的硅基片和氮化硅薄膜 , 可通过大规模量产极大降低固态孔生产成本 。
从技术细节来看 , 罗岛纳米有这三个核心优势:
// 第一 , 罗岛纳米创始人凌新生教授2002年研发TEM纳米孔制作技术 , 2008年研发HIM纳米孔制作技术及工艺 , 目前可以做到3nm的极小孔径 , 成孔致密、稳定 , 可批量打孔 。
// 第二 , 使用探针杂交法控制DNA过孔 , 把游离状态的DNA两端都拉住 , 通过微米级的水平移动平台和纳米级的垂直移动平台 , 精密控制DNA的位移 , 从而提高准确率 。 相比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固定DNA方式 , 准确率更高 。
// 第三 , 目前原型机已经研发成功 , 可稳定观察到λDNA过孔 , 并在孔中停留 , 可精准找到探针位置 。

瞄准|投后企业动态 | 「罗岛纳米」瞄准万亿级基因检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罗岛纳米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 , 罗岛纳米已经已经具备了纳米孔从芯片设计、加工到制孔的苏州本地化小规模量产能力 。 该公司表示 , 罗岛纳米位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 , 当地纳米孔测序上下游丰富 , 具备产业集聚优势 , 因此该公司的设备购置成本低 。 预期未来2-3年可推出固态纳米孔测序样机 。
团队背景方面 , 罗岛纳米董事长凌新生博士现为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 , 苏州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始院长 , 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 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文章四十余篇文章 , 如自然、物理评论快报等 。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 , 测序仪是基因检测产业链的最上游 , 也是利润最丰厚的部分 。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二代测序仪 , 市场主要被Illumina、Thermo Fisher等国外大企业掌握 , 形成了高价垄断的局面 。 而国内基因检测公司大多位于产业链中下游 , 上游的高价垄断 , 限制了中下游的发展 , 不利于其市场议价 。 基于此 , 国内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测序技术公司 , 例如华大智造、齐碳科技等 , 寻求开拓更高质量、更优价格的产品 , 打破外企价格垄断 , 达成国产替代 。
罗岛纳米表示:
“ 伴随着日臻成熟的半导体加工技术 , 以及精密控制设备的国产替代趋势 , 国产测序仪可以在此背景下兼顾低成本和高精确度 。 ”

瞄准|投后企业动态 | 「罗岛纳米」瞄准万亿级基因检测
文章图片
海外活跃的测序仪企业
目前罗岛纳米正开展A轮融资 , 计划融资5000万元 , 用于完善仪器制造、招募技术人才 。 今年6月 , 公司获得了苏州领军人才的称号及政府资助 。
关于 Plug and Play 中国 Plug and Play 前身始于 1998 年的硅谷斯坦福大学路 165 号 , 先后成功早期投资和孵化包括 Google、PayPal、Dropbox 在内的多家互联网行业科技巨头公司 。
Plug and Play 正式于 2006 年在硅谷成立 。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超过 20 年的长期积累 , 目前在全球 3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创新生态空间和区域办公室;年平均进行早期科技投资超过 250 笔 , 先后累计投资初创企超过 1,150 家 , 累计为超过 400 家全球 500 强企业提供联合创新服务 , 年平均举行初创企业和大企业间的对接交流活动 1,000 余场 。
【瞄准|投后企业动态 | 「罗岛纳米」瞄准万亿级基因检测】成立于 2015 年的“即联即用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 , 立足北京——中国总部 , 布局上海、深圳两大区域创新中心 , 深耕南京、武汉、无锡三大城市产业创新中心 , 联动南通、苏州、佛山、广州、重庆、郑州、青岛等城市创新合作伙伴开展中国创新业务 , 开设投资、联合创新对接、初创公司孵化与加速、全球城市跨境创新以及创新生态空间等五大业务板块 , 构建了中国领军的创新生态平台 , 覆盖线上和线下创新平台 , 并为之配套构建了包括高校科研联合创新、政府、风险投资、创新生态研究、城市创新伙伴等多维度的创新生态伙伴体系 。 迄今已服务了近 100 家行业领军企业 , 累计孵化加速 4,000 余家创业公司 , 并投资了包括 ApplyBoard、autox、纵行科技、银基安全、大界机器人等超过 140 家科技创新企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