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8英寸晶圆产能紧张连锁反应:厂商提价 车企供给受限
近日,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紧张而传导的芯片涨价波及面越来越大,其中汽车产业受冲击较大,甚至有传闻称大众汽车在中国合资厂近日停产 。对此,大众集团(中国)方面回应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到了一些特定汽车电子元件的芯片供应 。同时,中国市场的全面复苏也进一步推动了需求增长,使得情况更加严峻,导致一些汽车生产面临中断的风险 。
“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也已经和总部、相关供应商展开协调工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目前,相关车辆的客户交付没有受到影响 。”大众集团中国方面表示 。
尽管大众方面确认公司没有停产,但某些电子元器件的供应确实相当紧张,公司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 。
汽车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也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回应称,尽管半导体厂商已经开始着手扩大产能来应对突然增加的供给需求,但考虑到半导体行业正常的交付时间,目前供应短缺的情况将在6-9个月的时间内改善,因此预计到2021年供应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将继续与客户保持紧密透明的沟通,并努力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以应对目前半导体短缺的严峻形势 。”
大陆集团解释称,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由其所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汽车市场产生剧烈波动,同时,在经历了新冠危机初期的行业封锁后,汽车行业,尤其是中国市场,目前的复苏情况远超数月前市场专家的预期 。这一情况给供应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半导体行业受此影响尤甚 。
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速度加快,芯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汽车工业应用中,帮助汽车解决动力与传动、自动驾驶、车身舒适性、车载信息娱乐等功能的实现 。
这一波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上游供应端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吃紧,短期内看不到产能扩张的信号;另外一方面,汽车市场需求复苏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对汽车芯片需求增长导致汽车芯片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表示,半导体供应链产能紧张的问题是制造、封装和测试全部紧张 。他表示这已经不是一两年的问题了 。
集邦咨询的报告指出,8英寸晶圆自2019下半年起即一片难求,由于8英寸设备几乎已无供应商生产,使得8英寸机台售价水涨船高,而8英寸晶圆售价相对偏低,因此普遍来说8英寸扩产并不符合成本效益;然而,如PMIC(电源管理芯片)、LDDI(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等产品在8英寸厂生产却最具成本效益,并无往12英寸甚至先进制程转进的必要性 。“当时序进入5G时代,PMIC尤其在智能手机与基站需求都呈倍数增长,导致有限的产能供不应求,虽然部分产品有机会逐步转往12英寸厂生产,但短期内依然难以纾解8英寸需求紧缺的市况 。”
可见的是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导致PC笔记本、智能手机等需求上升,这使得手机多摄像头、指纹等带动 CMOS 图像传感器、指纹识别芯片等需求提升 。
此外,汽车市场复苏以及新能源汽车迈入旺季,使得汽车芯片需求大增 。
这次芯片涨价已经从晶圆代工厂提价传导至上游晶圆供应、封测以及芯片厂商 。各汽车芯片供应商近日开始陆续提价 。
近日,汽车芯片厂商供应商NXP(恩智浦)的涨价函件流出 。恩智浦称,受新冠疫情影响,恩智浦面临产品严重紧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公司决定全线调涨产品价格 。
文章图片
NXP给客户发的涨价函件
恩智浦相关人士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证实了涨价传闻 。有消息人士称,恩智浦产品涨价幅度或将5%起跳,部分产品需要客户签一年的NCNR(不许取消,不许退货)协议 。
并非恩智浦一家涨价,日本的汽车芯片大厂瑞萨电子日前也同样对部分产品进行提价 。11月30日,瑞萨电子向客户发送了一封产品提价通知,提价生效日期为2021年1月1日 。
文章图片
瑞萨电子发给客户的涨价函件
通知提到,由于原材料和包装成本的增加,瑞萨电子拟将上调部分模拟和电源产品价格 。瑞萨电子还解释道,近期公司面临库存成本的增加和产品运输的风险,使公司不得不上调价格来保证这些产品能持续的投入生产 。
通知还表示,在2021年1月1日之前发货的客户订单将以当前的价格收货 。而在明年1月1日之后所有的现有订单和新订单将以新价格处理 。
这场芯片涨价冲击波由8英寸晶圆产能紧张引起,加上原材料涨价、新冠疫情供应链整合挑战以及市场需求激增引发的产业链共振,尽管各方都在寻求解决方案,但短期内似乎没有好的办法 。不过,对芯片行业来说,则迎来了一次业绩提升机会 。
文/周玲 崔珠珠
访问:
【硬件|8英寸晶圆产能紧张连锁反应:厂商提价 车企供给受限】京东商城
推荐阅读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硬件|闪极140W多口充电器发布:首发399元 支持PD3.1
- 硬件|又一28nm晶圆厂计划浮出水面 但困难重重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硬件|一个时代落幕 佳能:1DX3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
- 硬件|上线两年用户破两亿,腾讯会议还能做什么?
- 硬件|西安疫情波及全球芯片供应链 美光三星英伟达都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