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双谱段监视相机定格嫦五“相拥”瞬间

经历了6天的绕月之旅 , 轨道器作为此次嫦娥五号探月任务的“短驳车” , 终于等来了“乘客” 。 昨天 , 我国成功完成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 抓拍交会对接实况的“摄影师”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控制所研制的红外及可见光双谱段监视相机 。
2020年7月27日 ,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 , 并拍下了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的地月合影照片 , 一时间刷爆网络 , 拍下这张刷屏照片的即为航天所研制的光学导航敏感器 。
不同于探火任务中光学导航敏感器的副业发挥 , 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所搭载的双谱段监视相机是一款专业拍照神器 , 其主业就是记录轨道器与上升器的交会对接过程以及轨道器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分离 , 与支撑舱分离过程 。 这款相机集红外和可见光成像于一体 , 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经各自的光学镜头获取图像数据 , 根据遥控指令要求在六种拍摄模式中自由切换 , 实现红外和可见光分别或同时成像 。
“这就相当于给普通相机加了一个夜视仪 , 即使交会对接过程发生在月背 , 接受不到太阳光照 , 我们也可以通过红外相机记录下全过程 。 ”八院控制所光学导航专家郑循江介绍 , 有了这款双谱段相机 , 就可确保全天时、全光照条件下记录交会对接过程 , 也可以让公众以红外镜头的视角看看太空 。
为了实现高清的视觉感受 , 本次搭载在轨道器上的相机拍摄分辨率很高 , 加上要实现红外和可见光同时成像 , 数据量巨大 , 经过项目团队的攻关 , 最终通过优化软件架构 , 采取不同的压缩算法 , 以及提升了软件运行效率 , 解决了数据传输等难题 。
【轨道|双谱段监视相机定格嫦五“相拥”瞬间】通过算法攻关及工业级器件的选用 , 不仅有效控制了研制成本 , 也给“寸土寸金”的轨道器留出了更多用于运输有效载荷的空间 , 这也为时下热门的商业航天和传统航天产品降本增效提供了思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