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芯片或成未来汽车“命门”

实习采访人员 杨天悦
疫情影响下 , 全球芯片供应紧张 , 汽车行业也受到波及 。 近日有消息称 , 大众汽车部分车型的关键零部件因为芯片短缺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 。 对此大众中国回应称 , 芯片供应确实受到影响 , 但情况还没有传闻中那么严重 , 目前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比亚迪则表示公司本身具有芯片制造能力 , 不存在芯片短缺 , 全部车型正常生产 。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商所用芯片基本都由国外垄断 , 自主品牌车企尤其是高端车型对进口芯片的依赖程度较高 。 提升国内汽车芯片自主能力 , 建立安全可控的芯片供应链 , 将成为本土车企下一步的头等大事 。
芯片短缺持续蔓延
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紧张为何蔓延至汽车行业?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此次汽车芯片短缺主要是由上游芯片企业受疫情影响陆续停产 , 意法半导体公司罢工 , 东南亚芯片组装工厂停工等多重因素导致 , 造成全球市场半导体缺货严重 。 其中 , 车载电子稳定程序系统ESP和智能发动机控制系统ECO是受到汽车芯片短缺影响最大的两个模块 。 目前国内车企主要的供应商是大陆集团和博世两家供应商 , ESP和ECO则是许多高端车型的“标配” , 受到芯片断供影响的车企并不在少数 。
对此 , 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方面表示将竭尽全力保持供应稳定 , 德国大陆集团方面则称 , 尽管半导体生产商已通过扩大产能来应对近期激增的需求 , 但扩充的产能需要6到9个月才能实现 , 因此芯片短缺可能将持续到2021年 。
【芯片|芯片或成未来汽车“命门”】“中国市场的全面复苏进一步推动了芯片需求的增长 , 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 。 ”大众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
大众回应暂未受波及
虽然面临潜在的芯片断供风波 , 但大众、比亚迪等车企目前尚未受到明显波及 。
昨天 , 大众中国方面对采访人员表示 , 目前相关车辆的客户交付没有受到影响 , 同时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 也已经和总部、相关供应商展开协调工作 ,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
上汽大众相关负责人回应 , 由于全球芯片产业供应短缺 , 上汽大众个别车型的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 “目前 , 德国大众和大众中国正与相关供应商开展协调工作 ,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 相关车辆的客户交付没有受到影响 。 ”上述负责人说 。 一汽大众方面也表示 , 目前旗下大众品牌、奥迪品牌和捷达品牌仍在正常生产 , 未受到影响 。
在大部分车企正遍寻半导体芯片的同时 , 自主车企比亚迪却很淡定 , 称公司不仅自建了半导体产业链 , 还有部分余量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 。
采访人员获悉 , 本月初 , 比亚迪半导体上榜“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前100位 。 比亚迪方面表示公司本身具有芯片制造能力 , 目前不存在芯片短缺 , 更不存在因此导致的停产问题 , 目前全部车型正常生产 。
自主研发补链箭在弦上
有业内统计数据显示 , 汽车芯片在全球芯片产业中的需求占比仅为10%左右 , 但受疫情因素影响 , 大量芯片产能向电子消费类转移 。 此外 ,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 , 也进一步加剧了芯片企业对汽车行业的供应压力 。
数据显示 , 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75亿美元 , 但我国自主品牌车企芯片产业规模不到150亿元 , 约占全球的4.5% , 而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达30%以上 。 有业内人士提出 , 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 , 芯片将代替发动机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生死命门” 。
采访人员获悉 , 就在上个月 ,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首批120余家成员包括整车企业、芯片企业、汽车电子和软件供应商等 , 将协同联动“政产学研用资创”各创新要素 , 补齐关键汽车芯片自主供给体系和内循环格局 。 可以预见的是 , 未来除传统整车“三大件”外 , 建立属于自己的“芯片”供应链或将成为整车制造商的头等大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