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餐网
作者:马兴帆
餐饮机器人看上去前途灿烂 , 多家餐厅正在引入 。
盒马有面点机器人 , 能自行将面粉和水做成面条 , 再配合现成汤底煮出标准化面条;在海底捞 , 部分门店由机器人手臂将菜品从货架取出 , 再由员工交给传菜机器人进行配送 , 店里还有自动配锅机 。 据了解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海底捞共在3家门店安装了智慧机械臂 , 23家店采用了智能配锅机 , 并在全球餐厅中使用了958台传菜机器人和385部小美电话机器人 。
碧桂园旗下的千玺集团也推出汉堡机器人、单臂煎炸机器人、小龙虾机器人、粉面机器人等多款设备 , 并计划今年底开出100家机器人餐厅 。 而今年年初 , 该集团刚开出第一家机器人餐厅 。
在西安某餐馆 , 老板以几千元月租租下一台机器人 , 无需改造餐馆的电路 , 就可以将机器人投入进行传菜 。 它一天工作18小时 。 “关键是不怕累 , 不会找老板埋怨发脾气 。 生意如果好起来 , 我会再租一个 , 或者买下来 。 ”餐馆老板如是说 。
在刚刚过去的首届中国餐饮品牌节现场 , 红餐网采访人员也发现 , 多个餐饮机器人来回穿梭 , 能自动规避行人和障碍物 , 无需人为操控 。 而从宣传手册看 , 其续航时间基本超过10小时 , 完全可以满足餐馆在三餐时段进行使用 。
文章图片
图为送餐机器人 , 来源:红餐网摄于首届餐饮品牌节现场
上述西安餐馆的机器人来自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擎朗科技”) , 其股东包括云启资本 。 云启资本董事总经理陈昱认为 , 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问题 , 而“蓝领劳动力有多少 , 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就有多大 , 他们是1:1的替换关系 。 ”另一家餐饮机器人企业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普渡科技”)成立于2016年 。 相关负责人称 , 目前来看餐厅机器人的渗透率仅为千分之一 , 而理论上来看有60%的餐厅可以使用送餐机器人;行业拥有600倍的增长空间 。
据了解 , 国内餐饮机器人的销量近两年在迅速增长 , 销量已经过万;擎朗科技、普渡科技各自计划的年度机器人产量达到1.5万~4万台 。
与此相对应的 , 是近日频频报道的“餐饮企业招工难”现象 。 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的数据 , 今年1月至10月 , 住宿和餐饮业招聘活跃职位TOP10中 , 服务员、收银员、娱乐厅服务员、后厨、酒吧服务员位列前五 , 而洗碗工和后厨求职需求同比增速达到20%以上;配菜/打荷支付月薪同比上升位居首位 , 增长4.99% , 达到3884元 。 餐饮业支付月薪达到6266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求职者中 , 95后占比达到26.78% , 00后占比达到20% 。 这意味着 , 应聘餐企有近一半是25岁以下年轻人 。
招聘难的原因 , 一方面是薪资不理想 , 基层严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 , 流失率严重 。
此前在汹涌的疫情下 , 大量员工被逼退 , 但也自此一去不复返 。 招人时给的薪资一般 , 而激励机制不足 , 又会进一步导致员工离职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饮业内人士介绍 , “当时盒马、沃尔玛等公司跨行业接收了不少餐饮业员工 。 但由于其他行业 , 尤其是部分带有互联网元素的企业 , 给予员工的酬劳是明显高于餐饮业的 , 于是即便在餐厅重新开业后 , 大量餐饮从业人员也不太愿意回到原来的餐厅工作 。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餐饮业用工和留人难 。 ”
此外 , 大品牌尚且不论 , 在同样需要招收年轻服务员的小餐馆 , 微薄的薪资(2000-3000元 , 包食宿)也难以对年轻人构成吸引力 。 最后 , 只能招到四五十岁的阿姨来帮忙 。
另一方面 , 是不止前端 , 在后端的研发、营销、供应链等方面也都缺乏人才 , 真正印证了有钱也招不到人 。 一家早点餐馆的老板表示 , 想花30万-40万招面点研发人员 , 却无处寻人 。
都说餐饮企业正在回暖 , 而没有人来为回暖“助力” 。 餐饮行业的发展会被制约 , 空有“妙计”却无力施展 。 何处去找到合适的人 , 成为行业痛点 。
后端人才姑且不论 。 在偏向前端的服务员职业 , 红餐网认为 , 机会或在机器人身上 。 餐饮机器人在今年迅速发展并非偶然 。 它在疫情限制出行、行业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闯进来 , 分担了企业的一部分用人压力 。 而制约餐饮机器人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性能和价格 。
以上菜机器人为例 。
一是机器人性能未有充分保证 , 餐饮老板难以信任机器人能安全平稳运行 , 做得比人更靠谱 。 一旦使用 , 反而可能需要多一个人负责保障机器人的运行 。
二是机器人相比真人 , 还是存在难以对话和完成反馈 , 不能适应餐馆的各种复杂情境等缺点 , 这样一来性价比堪忧 。
而餐饮行业服务人员薪资本身不高 , 依然能和机器人竞争 。
但是 , 机器人还会继续发展 , 其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 即使在实际运用时 , 机器人未必能比人做得更好 , 却也多少能慢慢降低使用成本 , 直至低于用人成本 。 在餐馆缺人、缺钱时 , 它会成为一个绝佳选择 , 且“在岗”更稳定 。 但这个时间点在什么时候 , 仍需观望 。
如今 , 餐饮机器人公司仍在布局 。 机器人仅是一个概念 , 还是重新开创一个产业?值得期待 。
【机器人|餐饮机器人销量过万,行业革新在到来吗】参考资料:第一财经 , 新京报 。
推荐阅读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人物|造车三兄弟的“喜与忧”:销量暴增但问题加剧,一人舒服两人困难?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HiFi|首销价 449 元,小米真无线降噪耳机 3 今日开售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