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季度 , 组织对国内主流手机应用商店的55万款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 , 公开通报了601款App存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及强制、频繁、过度索权等问题 , 下架163 款拒不整改的 App , 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基本解决 , “乱跳转”误导用户问题发现率大幅下降至 1% 。
业内人士:应尽快对APP建立分级管理制度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赵宗渠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可以看到 , 这次下架的APP所涉问题 , 大多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 当前 , 个人信息越来越具备商业价值 , 很多APP会出于商业利益搜集信息 , 信息越丰富 , 产生的潜在商业价值就越大 。
11月1日起 ,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 , 其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遵循“最小范围”原则 , 即应当基于业务的处理目的收集必要信息 , 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但在应用软件上 , 信息超采、权限滥用、数据外传等违规采集个人信息的现象依然频繁 , 这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 。
赵宗渠表示 , 对于有问题APP不能一下了之 , 要对下架软件的开发公司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 在资质上进行警告 , 在经济上进行罚款 , 在新闻媒体平台进行曝光 , 督促他们对软件进行整改 。 在重新上架的时候要有专业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 如果消费者发现因为这些APP违法行为出现信息泄露或者经济损失 , 也有可能向这些公司进行索赔 。
手机应用在下载安装时都会被要求开通多项权限 , 包括通讯录、摄像头、短信、录音、位置等多项权限 , 正是这些授权 , 使得用户的信息被记录了下来 。 市民在安装APP时要注意了解此应用会获取哪些权限,以及获取权限后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和风险等 , 尽量避免下载自己没用的应用 , 减少信息泄露 。 如果想关闭权限 , 可以打开手机中的设置、权限管理就可以找到了 , 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将一些来源不明的APP关闭权限 。
【赵宗|看吧、豆瓣等106款APP被工信部下架,为何部分APP热衷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如何对手机APP进行管理?赵宗渠建议 , 国家应尽快建立分级制度 。 根据APP涉及的领域、存在安全风险、隐私的搜集、信息的保护等方面都要有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 , 上架时一定要有明显的分级标识 , 对于风险等级高的应用要着重表明 , 用户可以自主选择用或不用App 。 如果应用被评为高风险等级 , 在进行改进以后还可以对更新升级后的App开展测评,出具测评报告,来降低风险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